摘 要:小學科學課程標準(3~6年級)指出: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要引導學生利用廣泛存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和多媒體中的多種資源進行科學學習,將學生的學習置于廣闊的背景之中。為貫徹和落實新課程這一基本理念,開發與利用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愈顯其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資源;開發利用
一、整合——讓科學課程不再孤立
教育部頒發的《綱要》,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中指出: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現狀,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要,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因此,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將小學科學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整合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小學科學與語文學科的整合
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所有事物充滿興趣,他們喜歡提問、喜歡猜測、喜歡自己動手,對一些新鮮的事物更是充滿探究的欲望,所有這些都為語文習作、語文中的口語交際提供了豐富的鮮活的素材。通過調查表明,學生喜歡寫“科學”作文,學生覺得這樣的作文有話可說、有材料可寫。我在教學《熱的傳遞》一課時,學生研究興趣濃厚,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想說的、想表達的也很多,我讓學生將實驗過程、實驗的發現、實驗感受記錄下來。語文老師在上習作課時,告訴學生本次習作只要將科學作業用一條主線將其串起來就可以了,學生感到特別新鮮,加之有現成的作文材料,因此寫好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2.小學科學與數學學科的整合
數學教材中呈現的內容是由編者設計好的,數學課中的數學題大多也是老師設計好的,學生只能按照老師所提供的題目去思考、去解題。小學科學《種子的發芽》一課,根據要求,我組織學生帶來了蠶豆、黃豆、綠豆對種子的萌發進行實驗,學生經過實驗不僅了解了整個種子發芽的過程,而且還記錄了種子數、種子的發芽數、種子未發芽數,然后我們將這些數據提供給數學老師,不同階段的數學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運用數據進行編題,特別是六年級數學老師在講百分數應用題時,應用的效果尤為突出。
3.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學科的整合
小學科學教材中有許多內容需要學生上網搜索、查閱資料,我通過讓學生回家自己查閱的方法搜集需要的科學資料,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也使學生上網搜索資料的能力得到加強。
二、開發——讓科學課程不拘形式
校內的資源是非常具體和直觀的。科學教學的資源,就是學生身邊的一些常見事物,而這些常見的事物往往會給學生以具體形象的感覺,也容易讓學生對它們產生親切感。多種多樣、具體鮮活的資源還易于引起學生的興趣和科學探究的欲望,它們的身上蘊藏著豐富的值得孩子們探究的、有價值的內容。
1.開發和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
我們學校是一所新建的小學,校園的綠化相當有規模,種植了大量的香樟、桂花、紅花繼木、紅葉石楠、廣玉蘭、杜鵑、蘇鐵等50余種植物。
我在教學《各種各樣的植物》時,我讓學生到校園里去尋找植物,通過觀察,學生發現了熟悉的植物其實有很多不了解的知識,同學們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活動知道了地球上的植物有30多萬種,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了解了有花植物和無花植物是怎樣繁殖的。自然環境中有許許多多可供利用的科學教學資源,關鍵在于我們每位科學教學工作者怎樣去挖掘。
2.開發和利用人力資源
教學中,如果全部材料都要科學教師準備的話,那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如能開發學生的人力資源,那不僅是減輕科學教師工作量的問題,更是學生全程參與科學學習的一種體現。如,在教學《導體與絕緣體》一課中,我讓學生各自準備一些材料,使實驗材料更加充足。實驗中,學生主動參與,將親自準備好的各式各樣的材料進行預測、檢測、實驗。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不僅了解了導體與絕緣體的概念,而且也領會了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收集、自制材料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過程,只有讓學生充分經歷科學學習的過程,才能提高他們的能力,發展智力。
3.開發和利用物力資源
學校的圖書閱覽室也是寶貴的教學資源。在科學探究性學習中,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十分重要。它需要學生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形成,這方面學校里的儀器設備、實驗室等的開發與利用便顯得十分重要,而儀器設備、實驗室也是教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應盡可能利用課間的時間對學生開放,讓孩子有充分的自己動手、自主探究的機會。類似的計算機教室、科技室、勞技室也有值得挖掘的科學教學資源。
三、科技——讓科學課程與時俱進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教育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我們學校給每個班都配備了“班班通”電子白板。這些新科技的應用,為科學學科搭建了寬廣的教學平臺,將常規媒體與電教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合理利用,達到優化科學課堂的目的。
教材的每一冊科學教師用書都配了一張光碟,里面有很多有價值的資源,可以為我們的教學服務。還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如種子發芽的過程、植物開花、結果的過程、日(月)食形成等等的視頻,使學生清晰地看到了他們無法觀察到的過程及情景,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總之,科學教學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勤于動手、勇于探索和創新,我們就一定能夠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科學教學資源,同時也一定能更充分利用好各種豐富的科學教學資源。
(作者單位 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