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題作為語文考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高難度、低得分和極強的主觀性已為歷年考試的實踐所證明。因此,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原因分析以及對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閱讀理解題;興趣;對策
一、學生的閱讀現狀
上班快5年了,一直以來,我們的學生語文成績都不是很理想,每次抽測考試,合格率還比不過思想品德的合格率,要知道,我們花在語文教學上的時間和精力比思想品德上的至少多出10倍。而每次測試閱讀的得分率尤其低,對此,結合我們班的學生以及自己的教學情況,我做了以下幾點分析:
1.識字不過關以及識字量不夠
我們班的學生大多數的識字都是靠老師在課堂上教的或者是在課本上看到的,從“量”上來說,學生就沒有達到標準;其次是“質”的問題,雖然課堂上有教,但有部分學生識字困難,需要花兩三節課記住三四個字,就像我們班都已經四年級了,可是有個別學生還不能完全讀通一篇課文。
2.閱讀興趣低下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班上的學生由于家庭條件限制,家里的書籍較少,沒有多少適合他們讀的書,還有我們班有部分學生很貪玩,所以基本都沒有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3.學生閱讀時有口無心
我們班的學生在閱讀時,往往是有口無心,嘴巴是在讀書,而且聲音很大,可是心里卻沒有跟著書走,甚至有的學生讀著讀著就不知道讀到哪里了。有的學生是在認真讀卻沒有思考,往往讀了很久都不知道課文在講些什么,即使做簡單的閱讀題,得分率依然很低。
4.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
針對我們班級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自己平時的教學。(1)自己平時在備新課的時候,往往急于完成當堂課的教學目標,往往給學生閱讀的時間不夠,也沒有給夠學生思考的時間,往往側重讓學生理解課文大意,而忽視了教給學生方法。(2)自己在每次的平時講閱讀題的時候,往往注重量的完成,而忽略了質,很多時候只是講了正確答案,而忽略教給學生為什么這樣寫的原因,也沒有及時給學生總結做閱讀題的方法。
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對策
1.鼓勵學生多識字、多閱讀
(1)鼓勵學生要多識字,并通過周邊的有利信息識字,比如周邊的廣告詞、或者街上散發的廣告宣傳單,不但要認識,更要盡量記下來,定期舉行識字比賽,對于識字最多的學生頒發獎狀以及獎品,以此來激勵學生識字的興趣。(2)鼓勵學生多閱讀,召開家長會,與家長溝通,并向家長推薦適合孩子讀的書籍,讓有能力給學生買書的家長多給孩子買書。對于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讓有書的學生借給他閱讀,實在不行的,老師花錢買幾本放在教室的圖書角,供學生借閱。
2.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很多家長反應:“老師,我們孩子就是只聽老師的話,只做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做我們在家布置的作業。”是的,這體現了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老師可以利用這點,鼓勵學生要多閱讀書,讓學生能從閱讀中體會到樂趣,比如定期舉行“我知道得最多”的比賽,讓學生在班上說說自己在書上讀到的,而其他學生又不知道的事情。而且要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我們班的家長知識水平有的比較低,這樣既能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還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知道要獲得快樂不止只是從電腦或電視上,還能從書中獲得樂趣。
3.自己教學上的改進
自己的教學過于糾結于考點了,害怕錯過知識點,卻忘記了要多給學生閱讀的時間。2013年9月,我到成都聽了韓興娥老師的講座,對她的“海量閱讀”尤其贊同,更對她的兩三周教完教材的膽量甚為佩服。我也許做不到韓老師的短時間教完一本教材,但我想我可以多花時間陪學生一起閱讀,比如通過早自習時間,或者在課堂上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閱讀和體會。在評講作業的時候,多給學生總結方法,不是急于講完,對于沒有理解的學生在課后還要多花時間指導。
語文與其他學科不一樣,主要靠“學得”“習得”,而不僅僅靠老師的“教得”。因此,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老師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情。這需要學生自己的努力、家長的配合以及老師的指導才能完成的,如果學生能大量閱讀并思考,家長能夠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老師能積極地備好每一節課并鼓勵學生多閱讀,相信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不會再是紙上談兵,也不會是一個難題。
(作者單位 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第二十八中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