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質疑是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的好方法,在質疑的環境下,可以提高課堂效率,還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質疑能力;全面發展
小學生不僅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超強的求知欲,還富有潛在的創造力。而小學語文教學是母語語法學習的黃金期,教師不僅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親切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更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養成質疑的習慣,促進學生質疑能力的提升。
一、透徹地講解知識點,為質疑做準備
理論知識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基礎,有了扎實的基本功才能營造出好的質疑環境,學生在這種環境中,思維得到發散,才能舉一反三。比如,在學習“千軍萬馬”這一成語時,教師可以突破課本內容設置的局限,把學生熟知的、常見的成語按照一定的規律歸納起來,包括“千言萬語”“千呼萬喚”“千變萬化”“千差萬別”“千辛萬苦”“千山萬水”等等。當教師把這些成語歸納在一起時,學生首先會對這些成語產生疑問,然后在學習中發現其中的規律。
二、做好課堂上的質疑引導
要想做好課堂上的質疑引導,創設問題情景是關鍵。而問題情境的設置方法有很多種,筆者比較偏愛設置懸念的方法。設置懸念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如果語文教師在課堂導入時運用設置懸念的方法,并進行恰當安排,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產生質疑的同時又一步一步地剖析和解決問題,這樣的課堂必然會很有氣氛。比如,在教學《半截蠟燭》時,首先可以讓學生猜測蠟燭中藏著的秘密,在學生自由發表意見之后,教師不急于告訴答案,而是鼓勵學生細細品味文章內容,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另外,教師也可以創新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資源來充實課堂,通過在課堂上展示動畫、插圖、音樂等進行懸念設置,使學生在濃厚興趣的驅使下進行質疑和思考。
三、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決定著小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學生的質疑能力應該建立在民主的課堂氣氛中,這樣,學生才能敢于質疑、敢于發言。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課堂氣氛民主呢?(1)教師必須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狀態,給學生創設一種愉悅、融洽甚至民主的心理環境,讓學生在有利的課堂環境中汲取所需的“成長養料”;(2)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活動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中,包括課堂上的“答疑解惑”和課外的實踐等。
總之,小學教師應該重視課堂質疑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適當質疑,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康淑芳.小學語文教學漫談[J].甘肅教育,2006(15).
(作者單位 遼寧省遼陽市白塔區衛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