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逐漸被重視,很多教育工作者也開始認同體育教學的必要性。當前,學生身體發(fā)胖、疏于鍛煉,出現(xiàn)懶惰心理,這些問題已經(jīng)成為體育教學之通病。當前體育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弊端和問題需要得到解決。
關鍵詞:小學體育;有效課堂;因素分析
一、端正教學態(tài)度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才能更好地將教學工作完成。當前很多教師還沒有認識到這點,在工作中缺乏敬業(yè)精神,沒有將教育工作當成一項事業(yè)來對待,有的教師錯誤地認為這只是一種謀生的方式。教師具備敬業(yè)精神是每個教師應具備的素質(zhì),敬業(yè)精神會推動教師不斷深入地開發(fā)教學方式,同時也會靈活地指引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不要把個人不良的情緒,帶到課堂中,不要傳遞給學生。當前,我國很多小學生抗壓能力都比較差,如果教師再將不良的情緒帶入體育課堂,會對學生脆弱的心理造成傷害。學生會在不良的學習氛圍中,逐漸變得懶惰。如果不及時得到改進,將會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蝴蝶效應,同樣一個動作會給更多的學生帶來影響,有些影響甚至會是一生。因此,教師要善于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給學生營造出寬松的學習氛圍,引導他們更好地學習。而這動力在于教師必須擁有敬業(yè)精神,在教學時能夠端正態(tài)度,提升教學質(zhì)量。
二、善于引導學生
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問,教師不是真理傳達者,而是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真理的引導者。在教學中不要急于給學生一個定論,而是 讓學生善于總結(jié),能夠深入解析問題,教給學生探究解決問題之方法。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如何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這都是教師教學的重點。一般而言,在小學生群體中,很多學生都比較活潑好動。年紀大的教師會覺得疲憊不堪,尤其是在體育教學中。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很多都是年輕的男教師,他們更富精力,教學效果也比較明顯。教學中,教師要耐心,要懂得學生所需,在不給學生強加壓力的基礎上進行體育教育,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總而言之,教師應在課堂創(chuàng)新時,確定出課堂主體,將其當成學習者,讓其主動去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富有積極性,活躍學習課堂。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師不斷的實踐基礎上,學生會在課堂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同時教師的教學素質(zhì)也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徐瓊.體育游戲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研究:以湖北省武漢市為例[J].湖北體育科技,2013(3).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qū)自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