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蒙臺梭利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物化教育”,它是非常嚴謹科學的一種教育方法,蒙臺梭利教育的實施是通過一系列教具來進行的,蒙臺梭利教具是其“核心”,如果脫離了教具,那就不能稱之為“蒙氏教育”。蒙臺梭利的數學教具,更是所有教具中的經典。蒙臺梭利數學教育是從培養孩子的數概念開始,是通過對各種教具的操作來進行,它將抽象的說教變成具體的操作過程,讓孩子在操作過程中去理解數與量的對應關系、數量的變化以及運算的過程,并以此積累數學經驗,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欲望。
在我們傳統的數學教學中,一般人都認為數學是一門很深、難懂的學科。一般而言,造成困難的原因大家認為是太抽象,而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學習數學的困難并不是數學的抽象問題,而是大人提供的方法錯誤所導致。那么在我們的教學中該如何引領幼兒進入到數學區呢?
一提到數學區,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數與量。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進行數學領域的工作時,我們想到的是把數學領域如何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如,我們在區域進餐時,每一桌都有一個值日生,值日生在發勺子時,引導幼兒說:你取了幾雙筷子,平均分給了幾個人;或者是每個人一個勺子,一共有6個人,你要取幾個勺子呢?這時孩子的興趣就被激發了,爭先發言。這時引導幼兒說如果你們喜歡,就和老師到數學區里去活動,因為數學區里有一件教具和剛才老師說的問題非常相似。就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有目的地向幼兒提出一些問題,來引起他們的注意。同時,對數學區域還要進行調整,投放一些鮮艷的卡片,并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一些豐富的延伸工作。如,數的分解卡片和紙張工作,利用金色串珠和彩色串珠認識十位和個位的紙張工作,還有乘除法板與日常的生活問題相結合。通過環境材料的變化來吸引幼兒參加活動。同時做到把培養數學能力的目標放在首位。
再有,利用幼兒去吸引幼兒,因為班級是混齡班,有一部分幼兒已經到了數學敏感期,他們喜歡數學,喜歡教師用游戲的方式展示。通過觀察發現,孩子在班級里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經常在一起玩,如果這個孩子操作一項工作,他會叫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工作,這樣不知不覺另一個幼兒也會操作了。在工作中,只要我們教師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把數學游戲化,把培養幼兒數學能力作為目標,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計算而計算,這樣,幼兒會很快進入數學區并喜歡數學區。
一、同伴的影響力
記得在蒙氏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幫助我讓我自己去做。”在孩子們進入數學區后,作為老師就應該想到怎么樣幫助他們,讓他們產生興趣。這就要求老師要把教育對象所達到的程度掌握好,心中要有目標。
1.教師要做到有針對性地選擇幼兒展示
首先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孩子進行展示工作。如,在展示新的數學教具時,先選擇接受最快的幼兒進行展示,他練熟后,就可以引導他去幫助和他差不多的幼兒,這樣他既練習了又把其他幼兒帶會了。就這樣,在蒙氏活動中,經常是一個帶兩個,兩個帶四個。班級里的孩子有一部分掌握得差不多了,但是還有一部分必須是教師一對一地展示指導。所以在班級活動中,經常是一部分孩子在幫助另一部分孩子,而教師更多的是關注那些稍弱一些的孩子,并觀察其他孩子的表現。
2.在進行銀行游戲時,讓幼兒自己去探索發現并解決問題
幼兒在操作銀行游戲時,教師也同三名喜歡這個游戲的幼兒進行操作展示,等他們操作熟練后,再引導他們和好朋友一起玩,并且讓他們自己出題計算,他們在操作時就會發現進位、退位的問題,然后再引導幼兒去解決問題。
二、教師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操作教具
在活動時教師及時觀察幼兒,看他們對教具的興趣點在哪兒。首先,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提供相應的延伸工作。如除法板有些幼兒操作幾次后就不感興趣了,但是他還沒有真正地理解,因此,教師應對除法板和乘法板做一些延伸的工作。為幼兒準備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幼兒理解后并列出除式或者乘式,然后再利用板作出結果,通過這項練習后,幼兒能把他理解的運用到生活中去。
其次,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紙張工作,在觀察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幼兒對教具操作一段時間后就不感興趣了,針對這樣的孩子,適當增加一些紙張工作,通過紙張工作來增強他的興趣。如,針對數棒、彩色串珠等都做了一些相應的紙張工作,來引起幼兒練習的興趣。
再次,針對幼兒個體差異對一些教具做一些鋪墊工作。通過觀察發現,有些幼兒在做接龍加法時通常在驗算時出問題,因此在進行之前為幼兒設立一個數的組成分解工作,讓幼兒練習后,再進行操作接龍游戲,幼兒很快就理解了。
孩子應該以內在的力量教育自己,保持強烈的興趣,順應現在擁有的能力,完成各時期應該完成的目標,給予科學的刺激,使每個幼兒都具有邏輯思考的能力,智能的發育才能達到完美的狀態,最后達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大慶市幼教中心第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