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見字如見人。”寫字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更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寫字質量呢?下面就切身體會談談自己的幾點認識和做法。
一、樹立榜樣,做好學生的鏡子
教師以身作則,對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引導。我在平時的課堂板書,批改作業,都注意書寫的姿勢、握筆的姿勢。安排好字的結構,注意字的筆順。我總是先用語言來表述字的結構特點、筆畫的粗細長短、每筆的運筆輕重等。然后一邊講解一邊示范,筆隨話行,讓學生親眼目睹這一書寫過程,然后讓學生拿上筆,進行書寫練習。這時我走到學生中去,握著學生的手寫一寫,讓學生看著老師寫一寫,這時學生興趣會很濃。
二、訓練要有度,要注重學生的發展
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我在教學中,堅持一個“少”,保證一個“好”字。我在指導寫字時,結合《小學生寫字指導訓練》,教師先范寫例字,學生在《寫字指導訓練》上每個寫3個,課后學生再寫余下的3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學生寫完后,我認真地批改,用筆圈出每個字的筆畫和字得結構寫得不好的地方,在余下的格中將整體寫得不好的字再示范寫,讓學生在課后練習寫。做到在寫字的過程中有批、有改、有提升。
三、持之以恒,激發寫字的興趣
寫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關鍵在于持之以恒。為了激發學生認字、寫字的興趣,在分析字形結構的時候,根據字的各部分編寫小故事講給學生聽。特別是一些象形、會意的漢字,讓學生能夠在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對漢字產生好奇的探究之情。在教學“鮮”字中“魚”字旁的寫法時,我結合“田”字,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指導學生寫橫時要兩邊都不挨上,要留放水的地方,讓學生在趣味中逐步掌握字的空間感的寫法。
四、嚴格要求,做到寫字即練字
要養成一個好的寫字習慣是非常不容易的,學生習慣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積累、螺旋上升的過程。因此,良好的寫字習慣不能靠幾節寫字課。首先對學生每一次的家庭作業都要認真檢查。另外,在每周的語文考試中,定下制度,設置卷面分5分,字跡潦草的會扣掉5分,班級中在幾次的考試中就有12人因為字寫得不好而扣分。這樣堅持下來,學生無論在何時,都能認真地寫字,與練字很好地結合起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我們堅持寫字,每名學生都會成為“小書法家”。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安廣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