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互助”教學模式是新課改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試對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互助教學模式的運用進行一些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互助教學;運用策略
小學生正值想象力、好奇心和求知欲高度發展的階段,實施“自主—互助”教學非常適合小學生的天性。富有樂趣、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指導學生自主互助學習,更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互助合作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地發展。下面就淺談“自主—互助”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新課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數學教學中要密切聯系生活。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盡可能地給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學習環境,把學生置身于現實的問題情境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互助的探究活動中獲得知識,掌握技能,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探究化
提高教學有效性一直都是教師追求的目標,而有效的數學教學不能僅僅依賴于機械的記憶和單純的模仿,這樣會嚴重阻礙學生思維的發展。只有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能更好地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而這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創設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情境,吸引學生參與的興趣,讓學生通過自主或是合作學習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通過實驗操作和交流最終解決問題。通過這樣學習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更能讓學生記憶深刻,而且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又能促進學生情感和態度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實施“自主—互助”教學模式是為了讓學生體驗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在做中學,獲得探究新知識的經歷和體驗,發展學生個性,加快學生理解知識的重要方式。
三、教學評價多元化
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多的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不但要關注學生數學發展水平,而且更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因此,在實施評價的時候要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在評價中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自主—互助”教學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實施過程中既要體現生活化,又要十分關注探究過程,輔以有效的評價,促使學生不斷提升數學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秦衛萍.實施小學數學自主、互助教學的策略探究[J].學苑教育,2013(4).
(作者單位 吉林省公主嶺市響水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