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從運用口頭語言過渡到書面語言的橋梁。新課程倡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的能力。
關鍵詞:識字教學;課堂教學;主動學習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從運用口頭語言過渡到書面語言的橋梁。新課程倡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合作的能力。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量較大,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只有采用形式多樣、開放式學習的識字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漢字,促進他們識記漢字效果的提高。只有因地制宜、靈活多變地選擇恰當的識字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更加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
一、看圖識字法
漢字是方塊字,每個漢字都是一幅圖。在教學中學生喜歡看有趣的圖片,從圖片中學會漢字。如,教學“瓜”字,我在教學中先出示圖片西瓜,圖片中是一個西瓜和兩片葉子組成的漢字“瓜”,形象地展示了“瓜”字的組成結構和它所包含的意義。將識字同圖畫聯系在一起,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二、游戲識字法
低年級的學生容易分心,采用游戲的方式識字學生更容易接受,富有創造性。在上課過程中我通常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每組6個人,每次由一個學生發生字卡,出示卡片時其他幾個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快速讀出這個生字。每人都有一次發生字卡的機會。用這種方法識字,學生會感到十分有趣。不僅展現了語文課的趣味性,在活動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活躍課堂氣氛,這對提高學生的識記能力是不言而喻的。
三、歸類識字法
漢字的造型都有一定的規律,歸類識字法在學生識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學時,幫助學生進行適當的歸類,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如在教偏旁識字教學中的“木”字旁時,我先讓學生寫出“木”字大家族里你所知道的成員,如,楊、柳、松、樺、楓等,引導學生明白“木”偏旁字的含義都與樹木有關,這樣既有助于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形成一定的識字結構,又有助于學生觸類旁通,拓寬識字面。
四、生活識字法
在教學中可把漢字和社會生活相溝通,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使兒童盡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境。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比如結合學生常用的學習用品來學習“鉛筆、橡皮、尺子”等漢字,學生學習起來就會很容易。我還在教學中舉辦過“玩具超市”活動,課前讓每位學生都帶一樣自己心愛的玩具,然后結合玩具來學習相關的漢字,如,“火車”“芭比娃娃”等等。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吸收各種信息,增強學生識字的動力。
總之,識字教學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只要在教學中勤思考,就會發現更多有趣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經常地、自然地感受漢字之美。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一三三團一中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