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就低年級作文教學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低年級;作文教學;生活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程標準對于寫作的要求是“激勵學生坦誠地展示自己心靈深處的真實愿望;激勵學生充分抒發從生活中積累的真摯情感,激勵學生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低年級的語文作文教學工作,面對的是一群從童年走來的孩子,具有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是又不具備對生活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筆者在對低年級作文的教學時,通過有效地設計教學內容,使作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從而在保證學生“童心”的情況下,富有創造力地教育學生寫作的基本概念,以及將生活體驗融入寫作的基本方法。
一、觀察生活,感受寫作的基本
低年級學生往往對生活具有強烈的興趣,而且樂于進行表達。生活是寫作的基本,在低年級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從兩方面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1.督促學生寫日記或是周記,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體驗,并且從中提高寫作水平
在筆者的觀察中,經常寫日記的學生,往往對于課程學習具有豐富的敏感度,而且在進行表達的過程中,用詞恰當、表述合理。因此,在進行寫作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學生記錄生活的習慣。
2.課堂的作文教學,主要以課本為主
雖然課本的主要內容也來源于生活,但是課本知識與學生的具體生活具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進行課堂作文教學前,筆者先提出相應的作文題目,讓學生能夠以多種方式來對生活進行記錄,然后在教學活動中,以自己的經驗和生活對課文提出見解,有效地擴充課文的外延。
比如,在進行《我們的課余生活》的教學中,筆者以“快樂的課余生活”為主題,讓學生以文字為主、圖畫為輔的方式來對自己的課余生活進行記錄。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在記錄生活的過程中提升寫作能力,并且加深學生對寫作課程的學習興趣。
二、還原生活,體驗寫作的生活化
寫作是來源于生活的一項活動,因此,在低年級作文教學中,在提倡學生對生活進行有效記錄的基礎上,讓學生的寫作過程還原生活。在與學生的交流活動中,也盡量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通過創造生活化的情景,使學生能夠將生活經驗帶入課堂中,使課堂教學方式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與表達能力。在進行低年級作文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創造生活化的場景,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進來。比如,在進行《自選商場》的教學活動中,筆者就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說出在超級市場、菜市場或是其他地方進行購物的有趣經歷。通過這樣的生活還原,能夠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同時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有效地提升寫作水平。
在進行低年級作文教學的活動中,教師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因為該年齡段的學生對于生活有強烈的興趣、具備很強的表達欲望,因此,將生活與作文教學緊密聯系起來,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表達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在記錄生活的過程中豐富文字和表達,使學生能夠積極學習,提升作文水平。
(作者單位 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