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學家斯賓塞提出了“愉快教學法”的理論,他說:“教育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已經闡明了這一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愉快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使學生在歡樂,輕松的氛圍下,主動要求學習知識,使學習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這一方面怎么將愉快教學融入其中呢?
關鍵詞:小學數學;愉快教學;教育;方法
經過心理學家研究得出:學生學習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越貼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接受知識的速度就越快。利用各種方法使學習興趣化,學生的學習興致就會高漲。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
小學生是最純真的一群孩子,他們活潑可愛并且好動,很多東西雖然不能直接吸引他們的目光,但是他們又對這個世界上充滿著好奇。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更能引起小學生們的注意。借助多媒體的特點,可以運用聲音、動畫、圖片等可以把小學生的目光緊緊的吸引住。
二、制造矛盾,激發學習熱情
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強迫自己去做某件事的時候,心里會有莫名的壓力,并且開始煩躁、易怒失去耐心,小學生也是這樣的。這種壓力無助于學生自主學習,還有可能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換言之,如果學習不再是壓力,而是成為學生迫切需要的,學生就會快樂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所以,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制造出一些矛盾,讓學生不自覺的因為一些問題討論起來甚至是爭論。這些都不是壞事,當他們意見不統一時,就會自己去學一些知識證明自己是對的,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例如,探究“能被3整除的數有什么特點”這一問題時,教師先讓學生用3、4、5三個數組成能被2和5整除的數,并說出能被2和5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然后再探究這三個數能不能組成能被3整除的數,又有怎樣的特征呢?他們想到了個位上是3、6、9,但是13、16、19并不能被3整除,他們迷惑了,學生迫切的想知道這是為什么?還有能被3整除的數到底有什么特征?學生渴望獲得這個知識,學習熱情也高漲。
三、在游戲中完成教學任務
小學生這個年紀玩心都會比較重,但是我們這個時代競爭太激烈了,父母在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將他們送到各種補習班,使他們失去了很多玩樂的機會,正因為如此,我們要將學習游戲化。例如,在上課之前就告訴學生在家里或者在身邊找到長方形的東西,讓學生在尋找中充分明白長方形的概念,在這期間教師可以將有關長方形的知識講給學生們聽。這樣他們不但不會覺得學習枯燥無趣,反而會激發學生探尋知識的熱情,豈不是一舉兩得。
運用愉快教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牢記一句話:好學生是夸出來的,正面的鼓勵對學生的影響遠超過責備。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心理的滿足,這也是愉快教學的目的。
四、優美但又不失幽默風趣的語言表達
我們都知道數學是思維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很多知識都無法直接理解,這時如果數學教師講課用的語言是語文教師的水平,在語文課上又能用到數學的邏輯思維,各學科之間的互相運用、交叉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有很大幫助。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時候,可以這樣表達:蛋糕店里的美味蛋糕,使同學們想到了什么?在學習圓的時候,可以這么表達:耀眼的太陽,皎潔的月亮,平時吃飯的碗,我們的世界因為有了這些奇妙的形狀變得豐富多彩。一個教師講課如果幽默風趣的話就會吸引更多的學生聽講。比如,我在講“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個知識點時,我就會舉個讓人捧腹大笑的例子“扔出一個肉包子,為什么狗會直線跑過去吃?這就驗證了我們的這條定理因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學生聽了果然哈哈大笑。
五、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美
如果我們真的走進了數學的世界,你會發現數學的世界中有好多有趣的,具有美感的東西,學會感受數學的奧妙和樂趣,還可以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例如,“軸對稱圖形”,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軸對稱圖形。而且有些東西不對稱就是不好看,我們紙折的星星、千紙鶴、小衣服、船等,不對稱了就不存在美感了。通過這些,加深了學生對對稱軸的理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就更加深了印象。
以上所述介紹了很多愉快教學的方法,還有作用和意義,但是絕對不是寥寥幾句能夠把愉快教學法說明白的。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地積累和實踐,找到最好的并且適合學生的愉快教學法。總之,小學生的頭腦是有待開發的寶藏,等待燃燒的火把,使其對學習燃起興趣是我們開采寶藏的第一步。所以,在數學教學中運用愉快教學法是正確的做法,應積極地開展這一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更加有信心,更加有興趣。
參考文獻:
[1]李善森.小學數學教學的幾點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2(2):62.
[2]房小科.優化練習滑動滲透數學思想[J].小學教學研究,2012(4).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泉眼嶺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