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的語文課堂是指在有限的45分鐘內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的同時,學習能力和素質水平等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進而,大幅度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反思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貫徹實施,我們的語文課堂已經由“以教材為本”“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本”進行轉化。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教材的價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的指揮棒,它具有一定的導向性。然而,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目標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與技能教學,其中還包括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方面的內容。所以,教師在設立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將三者緊密聯系在一起,以為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武器”,教師只有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展示每節課的價值,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效率的最大化。下面以先學后教模式為例進行簡單介紹。
例如,在教學《巨人的花園》時,考慮到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選擇了先學后教模式。首先,我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按照(當巨人外出,孩子們玩耍時,花園是什么樣—而當巨人回來,禁止孩子們玩耍時,花園又是什么樣—當孩子們再次偷偷鉆進花園玩耍時,花園又是怎樣—而當巨人訓斥孩子們離開時,花園卻又變成了怎樣—最后,當巨人拆除圍墻時,花園又恢復了什么樣?)的線索進行自學,并將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我。之后,我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這樣不但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對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師要進行及時的反思
反思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高效課堂的實現離不開教師及時的反思。而且,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所以,教師要重視反思環節,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需要各個環節的有效進行,所以,教師要立足于語文教材,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語文課堂效率實現最大化。
參考文獻:
陳兆翠.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吉林教育,2012(11).
(作者單位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大華鎮塔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