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輕松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著力探究了小學語文如何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以促進課堂高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輕松;課堂氛圍
輕松的課堂氛圍是指師生情理相容、感情融洽、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氛圍。課改中大量的事實證明:創(chuàng)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煥發(fā)課堂活力的有效途徑。試想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能大膽質(zhì)疑、發(fā)表見解、交流感情,學生怎能不愿學、樂學呢?那么究竟如何營造這種輕松的課堂氛圍呢?
為此,筆者作了如下探究:
一、教師角色轉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chuàng)造力最能發(fā)揮的條件是民主?!?/p>
在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始,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讓學生明白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是什么,讓學生一起制訂一個所要達到的目標。當學生認識到自己既是學習活動中的一員,更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時,他就會把自己的學習行為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聯(lián)系起來,把課堂教學活動看成是自己應積極參與的活動。學生主人意識越強,他們的學習參與意識也就越強,越能克服種種障礙和阻力,去實現(xiàn)確定的目標,變“要我這樣學”為“我要這樣學”,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就高,課堂的氛圍也將輕松和諧。
教師角色轉換中要求師生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合作,只有這樣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松愉快、興致盎然地發(fā)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tài)進入語文學習,煥發(fā)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
二、贊揚欣賞學生
清代學者顏元說過:“數(shù)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边@是講贊揚、欣賞的激勵效果。每個學生都有著較強的進取心和好勝心,他們渴望自己的閃光點能在教師、同學面前表露出來并得到肯定和鼓勵。把課堂當賽場,引進競爭機制,可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當學生得到肯定和鼓勵信號時,將刺激學生的大腦神經(jīng),學生則自我調(diào)節(jié),充分運轉,形成良好的興趣和心態(tài)去面對后面的學習。鼓勵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對學生閱讀、解答、練習等情況進行打分評比,對優(yōu)勝者或優(yōu)勝組予以語言表揚、實物(學習用具、紀念品)獎勵等。有時只是一句簡單的鼓勵話,將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更加顯著的效果。即使學生的回答不合乎情理,也不能加以否定,要多肯定和鼓勵。
蘇霍姆林斯基提醒我們教育工作者:“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p>
三、學會認真傾聽
教師角色轉換中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多給學生展開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fā)表意見的機會。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多傾聽學生的發(fā)言。筆者認為,學生“講”教師“聽”有三大好處:一是通過“聽”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筆者通過“聽”常常被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獨到深刻的見解、幽默睿智的語言所折服。二是通過“聽”可以真正使教師領悟“教學相長”的真諦。三是通過學生“講”教師“聽”,可以鍛煉學生。學生越說越會說,越說越想說,越說越自信,課堂成了他們發(fā)揮的舞臺,這更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煥發(fā)出課堂的活力。
四、鼓勵勤思多問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起點,是深鉆的體現(xiàn)
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啟發(fā)、反問,鼓勵學生想問題、提問題、鉆研問題。當然好問也應有一定的方法,也是需要培養(yǎng)的。好問不等于胡問瞎問。好問首先要問自己,要多給自己提幾個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中“有許多美麗可愛的鳥”時,問:為什么這棵榕樹上有這么多美麗的鳥?接著又問:我們村里也有一棵大榕樹,如果樹上也有那么多可愛的鳥,那多好啊!你有什么辦法,讓榕樹上也有很多可愛的鳥嗎?當鳥來了你會想到什么問題嗎?當學生提問或回答正確時,老師要及時予以肯定或表揚,激發(fā)學生多思多問的興趣。
總之,教師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同時展現(xiàn)自身魅力,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喜歡語文,學好語文。
(作者單位 江西省上栗縣栗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