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需要教師從多方面入手,可以從為幼兒建立愉悅語言環境和讓幼兒大膽表述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幼兒;語言;表達
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重視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促進他們能主動與成人、同齡人交往,能用語言進行溝通和交流,進而擴大他們的交往范圍,隨之也提高交流能力。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當抓住時機,加強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作為幼兒教師,要讓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建立愉悅的語言環境
寬松愉悅的語言環境是讓幼兒有話敢于表達的必要條件。在與幼兒的交談中,我們要以激發幼兒說話興趣為目的,讓他們樂于用語言進行交流,幫助幼兒積累運用語言的經驗。例如,在午飯后,教師可與幼兒進行交流:“中飯吃的什么呀?”“味道怎么樣呀?”“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呀?”等,通過一系列引導性的問題,讓幼兒開口表達自己的意思,在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中,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讓幼兒大膽表述
很多幼兒在面對環境改變時,常常表現的不善言語,個別的還會用“哭”來表達。如何能讓幼兒大膽的表述,敢于表述,成了幼兒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多鼓勵
教師要多用鼓勵的語言,讓他們敢于開口說話。多用“你可以的。”“說說看。”“讓老師聽聽你好聽的聲音。”“大家都很想聽聽你是怎么想的。”等,讓他們在鼓勵中獲得開口說話的勇氣。
2.有耐心
縱然是多鼓勵,幼兒也未必能很快的鼓起勇氣,這時,就需要教師耐心的開導。如果沒有耐心,很快放棄對幼兒的教育,那只會讓幼兒更加害怕開口說話。耐心的等待,讓幼兒把話說出來,把話說完,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樹信心
幼兒因為對事物的理解不多,對詞匯的把握能力不強,常常會出現重復、停頓、吃力等現象,如果教師對這些現象處理不當,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我們對于幼兒的不連貫或者是用詞上的錯誤,要多給予糾正,而不是責罵,多給予鼓勵,而不是懲罰,只有讓他們有了說話的信心,才能讓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提升。
總之,幼兒語言的發展,需要教師的悉心體察,精心施教。幼兒教師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敢于創新,為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努力。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是幼兒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當努力為幼兒創造一切機會,滿足他們“說”的愿望。
參考文獻:
[1]付金鳳.淺談幼兒語言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1(13):155.
[2]王霞.關于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幾點心得[J].中國教師,2011(S2):72.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縣雙河鎮新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