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作為知識與學生間穿針引線的教師,就得講究教學語言。教師的語言具有學科風格,要做到精煉準確,要親切富有激情,要做到生動幽默。教師只有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才能達到教學語言科學性與藝術性的辯證統一。
關鍵詞:語言;技巧;科學性;藝術性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咏涣髯畛S谩⒆钪饕姆绞绞墙處熃柚陬^語言進行師生對話。教師的語言要注意哪些技巧呢?
一、教學語言要具有學科風格
教數學就得力求語言簡潔、明了,教語文就得生動形象。比如有這樣一節數學課,教師在講授直線時,想通過提問讓學生來總結直線的特點。教師問:直線從頭到尾有沒有端點?教師的本意是想通過設問來強化直線沒有端點。但是“從頭到尾”一詞有點多余,而且產生了誤導,使答案的意思剛好反過來了。因此,數學教師一定要注意少說廢話,用最少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內容。而語文課本身就是在教學生學習語言,作為語文教師如果語言過于貧乏,學生就缺失了一個學習的范本。
二、教學語言要做到精煉準確
無論哪一個科目,教學語言都應該精煉準確。學生學東西都是先入為主,第一印象一旦輸入的是錯誤的概念,將很難抹去,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在課堂上信口開河。教學語言的精煉準確應體現在切中要害,言簡意賅,合乎邏輯。內容上要符合以舊帶新、由表及里、從淺到深、循序漸進、要點突出、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如為了特殊目的,穿插一些小故事,時間也不宜太長,達到效果即可,避免教學語言偏離授課主線。
三、教學語言要親切富有激情
在人類的所有情緒中,最強烈的莫過于渴望被人重視。學生也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重視和尊重。有關實驗表明,年級越高、年齡越大,受到批評訓斥后,學習效果就越差,甚至產生逆反心理。而學生知識的不足,閱歷的膚淺又常常導致他們行為的盲目,使他們做出“出格”的表現。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教師若只想到維護自己的尊嚴,對學生批評訓斥,就會造成師生關系緊張而降低教學效果。于永正老師曾道出自己的為師秘訣——“拿放大鏡去尋找學生的優點”。一個人在被別人不斷肯定時,進取心是極為膨脹的。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的實踐也是在啟示我們,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對激勵學生持之以恒地學習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在課堂上始終表現出對學生的尊重,讓學生回答問題時多說幾個“請”——“請回答!”“請坐下”……堅持下去,以“同志、朋友和共同學習者”的身份與學生相處,用真情實意尊重學生,就能“請”出學生的積極性,為課堂教學“請”出效率來。當學生站起來不能流利地回答問題時,教師期待的目光中一句信任的話語也會使學生在課堂上發言的水平提高,學習能力增強。
四、教學語言要做到生動幽默
幽默、風趣的語言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同樣一個教學內容,同樣的教學設計,為什么一些教師的課很精彩,而一些教師的課卻很平淡?原因就在于優秀教師善于駕馭語言。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機智的教師,容易實現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控制,也善于緩和課堂中的緊張局面,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來處理矛盾,從而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教學氣氛。
小學生的特點就是好動、自制力差。上課的鈴聲雖然能把他們帶到各自的座位上,卻并不能使每個學生立即專心致志地投入學習中。如果教師剛上課就說一些趣味性的語言,學生的注意力就會立即轉移到教師身上。在處理課堂違紀事件時,教師的語言更要機智、靈活,給學生留有余地,使他們有時間去思考,去自我認識,自我教育。例如一節課上,教師要求學生討論回答練習題第一題。教師發現一位同學精神溜號,就請他來回答。這名學生一慌張回答了第二題。當時教師沒有批評他心猿意馬,而是說:“答得不錯,不過剛才老師問第二題就對了!”一句玩笑話,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也讓那位學生意識到自己精力不集中。
教師語言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每位教師只有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才能達到教學語言科學性與藝術性的辯證統一。
參考文獻:
[1]郭啟明.教師語言藝術[M].語文出版社,1998-12.
[2]凌空,司君恒.怎樣掌握教學語言藝術[M].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單位 河北省定州市北紫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