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要使學生能準確、熟練地拼讀或直呼音節。
關鍵詞:漢語拼音;音節教學;聲調;拼讀
一、聲調教學
要想學生能準確、熟練地拼讀或直呼音節,必須分清音節的聲調,所以聲調教學是“音節”的基礎。在進行這個環節時,首先要講清調類,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里學生不好接受,只讓他們了解一下就行,相繼對應出現“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要求學生掌握,然后進行調值、調號的教學。調值要在具體音節中教學生領會,而調號要求學生必須分清、掌握。這里用“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幫助學生識記“字形”,也為領會調值做準備(在進行韻母教學時,每個字母都要求學生讀準“四聲”,相應的就領會了調值)。最后還要學生掌握標調規則,這里先讓學生記住調號只標在單韻母的頭上,再教標調歌,如“有ɑ不放過,沒ɑ找o、e”等,用以分辨調號標示位置,這里只要求學生記住“兒歌”,在進行具體的音節標調中運用,逐步掌握標調規則。
二、拼讀方法的教學
拼讀方法教學是音節教學的關鍵,掌握不好拼讀方法就用不好“拼音”。在教學中,我結合教材首先運用“碰音法”進行教學。如:b—ɑ的拼讀,教師首先示范,學生邊看邊聽,讓他們看到雙唇相碰后再快速分開就發出了“八”的音,再邊教邊鼓勵學生試著練習,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絕大多數很快就能“碰”出來,不會的也不強求他們掌握,在以后的教學中重點指導,讓他們逐步掌握。學生掌握了“碰音法”,以后的拼讀教學就輕松多了,凡是能用得上的,是哪部分相碰和學生講清,無論兩拼、三拼,他們都會很快地拼讀出來。再有,運用“拼讀兒歌”的方法教學生掌握拼讀要領,學生會說兒歌后結合音節給他們講兒歌的意思,他們也能很快地理解、掌握拼讀方法。此外,還用找朋友、對卡片等游戲方法幫助學生進行鞏固練習,激發他們學習拼讀的興趣,進而能做到準確、熟練地拼讀或直呼音節。
三、特殊音節的教學
學生掌握了音節的拼讀方法并不意味著拼讀方法教學已經結束,還有特殊音節需要特別強調。
1.整體認讀音節的教學
出示音節后讓學生拼讀,他們感覺到怎么也不能順當地拼出音來,這時告訴他們這叫“整體認讀音節”,講明其重要性,要他們像記字母一樣記住它。都學完之后,引導學生找整體認讀音節的特點幫助他們掌握。
2.j、q、x和ü的拼讀規則的教學
此部分是音節教學的難點,學生當時會了,在以后的拼讀中還是會忘掉。教學時,我先讓學生用三個聲母分別和u相拼,他們感覺到不能順當地拼讀后,再強調“j、q、x”不能和“u”相拼,和ü相拼時去掉兩點還讀ü。之后,教學生學習相應的兒歌幫助記憶,用找朋友、誦讀兒歌比賽等方法幫助他們鞏固運用,這樣就不容易忘掉了。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要靈活選擇和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力求讓一年級小學生樂學、學會、會用。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榆縣新發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