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為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小學德育中枯燥教條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在執行過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點。通過自身對行為教學法的使用和體驗,簡單闡述了一些淺顯見解。
關鍵詞:小學德育;行為教學;靈活有效
小學德育的基本理念應該是以人為本、回歸生活。學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動地表現。《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道德存在于兒童的生活中?!边@一觀點旨在闡明生活與道德的內在聯系,核心是強調道德教育要回歸兒童的生活。“人無德不立”,對于小學生來說,許多道德品質的培養可以從行為習慣的培養開始,從行為習慣入手,貼近兒童的生活,在生活中獲得道德教育。我認為,要聯系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同時充分發揮教育的優勢,化抽象的說教為實踐動手,使小學生從被動接受轉化為積極主動地參與,使小學生在實踐中明理,樂中學做,從而逐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行為教育是國際領先教育理念催生出來的創新教育模式,旨在通過體驗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處事心態、應變能力、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及取得未來成功的綜合素質。
行為教學法應用在德育上,就是將枯燥抽象的德育教條用實際活動來替代,通過活動的過程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例如,通過日常勞動,達到培養學生勤勞不懶惰、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目的;通過一些小游戲和團隊協作項目,達到培養學生團結的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加強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目的等。
行為教學法的優點顯而易見,但在進行行為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學內容需要有趣活潑
行為教學的目的,就是將教條說教的枯燥形式轉化為活潑有趣的活動形式。如果活動內容仍舊枯燥無味,或者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就會大大影響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二、教學內容需具有一定針對性
以活動為主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不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活動結束了,教師想表達什么主題學生卻還一知半解。這需要教師在活動設計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活動內容與教學主題需要緊緊相扣。比如,知識競賽活動,最終獲勝的團體不是代表上臺領獎,而是集體上臺,接受臺下學生的掌聲和教師的表揚鼓勵。讓他們深刻體會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也是集體讓自己獲得了這份榮譽。保潔活動,不能讓學生自己維持自己座位的清潔,因為主題是珍惜他人勞動成果,因此,必須要設計成維護他人的勞動成果。一些細節上的活動設計,能更好地體現活動的主題和中心,達到更加突出的教學目的。
三、教學組織注意循序漸進及前后順序
因教學方式以活動為主,因此,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紀律問題和教學執行程度問題。低年級小學生本身就活潑好動,新奇的教學方法會更加促動他們好動的天性。因此,在行為教學法開展伊始,首先需要強化的就是紀律性和教學執行力。我在行為教學的試教過程中,首先開展了分組隊列訓練競賽,按小組進行固定方式的隊列訓練,并全班集體舉手表決,選出最佳小組。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紀律性和團隊意識,為后面的行為教學法做鋪墊。
四、教學內容安全性和防止學生模仿的考慮
在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中,模仿的行為具有很高的概率。教師帶領他們進行過的活動,更是被他們反復地執行和模仿。在他們的理解中,教師帶領的活動,自然是不會受到教師和家長的反對的。因此,在設計行為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活動的安全性和被模仿性。一些危險性較高,需要教師在場才可進行的活動,盡量不要安排進教學內容。比如,成人拓展運動中被廣泛推崇的團隊背倒項目,參加人從高臺上背向倒下,由其他團隊成員接住,這個項目可以很好地培養團隊協作性和信任感,也可以大大克服個人的恐懼心理,達到增強勇氣的目的。這一活動,從體能和執行力上來說,小學生已綽綽有余了,但這個活動有一定危險性,同時,這個活動被模仿的可能性也相當高,不需要特殊的道具,只需要一個小團隊即可。所以這個活動在課后,也許會成為不安全因素的中大成因。因此,這樣的活動并不適合進入我們的行為教學法。
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你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獲一種行為;你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你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品德。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只有從小培養學生的良好思想道德,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21世紀的人才。認真做好低年級小學生的品德教育,對學生自身的成長與知識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重大意義,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要相互協調一致,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修養,使祖國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下茁壯成長。這更加需要我們花大力氣去探索如何更好地進行品德教育。行為教學法,是目前我認為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我會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更多地探索這一方法,以獲取更好的德育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國永.德性涌現與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2.
[2]張鴻燕.香港與內地學校道德教育之比較[D].首都師范大學,2000.
[3]朱文娟.幼兒德育教育的實施技巧[J].中國土族,2008(02).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三墩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