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等特點,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堂中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小學數學的教學實際,談了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意見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策略
一、教學情境的創設
促進學生的認知和能力不斷提高的主要方式就是教學過程,而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在為學生提供多角度、多層次的學習信息的同時,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就是教師的主要任務。教師想要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可以利用豐富的語言和行為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高。
二、課堂問題的引導
在數學課堂中,課堂提問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教學提問不僅能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學生興趣的激發,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但是,在課堂提問中教師也需要注重以下幾點。
1.目標的明確性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時刻把握課堂提問在教學目標中的服務性,使提問題的思路和技巧在不斷優化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2.系統化的提問方式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但要體現新學的知識點以及新的學習方法,還要復習和鞏固原有的知識和方法。因此,教師的課堂提問在反映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的同時,還要將所有的知識結構進行系統的結合。
3.探究性的課堂提問
教師對課堂提問進行探究性、創造性的設計,不僅能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性能力的培養,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一步步的思考、分析中,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從而提高數學課堂學習的效率。
三、信息技術的應用
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教師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的特點有效地服務于課堂教學,將數學原理、概念的抽象性以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以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把握。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合理利用,不僅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的提高,還能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陳治見.試論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2(05).
(作者單位 吉林省鎮賚縣大屯鎮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