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幼兒教育實行有效的管理措施,不僅可以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還能進一步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以及綠色化經濟目標的實現。通過了解幼兒教育中常見的非綠色物質因素,然后對于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管理策略的形成,針對在綠色教育的基礎上實現綠色化、健康化生活的目標,提出了如下幾點相關性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非綠色物質因素;管理策略;思考
在人類社會和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加強對環境的保護不僅是維持人類生產生活以及生命良性發展的重要因素,還是促使綠色經濟發展和實現的關鍵方法。這對于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勢在必行的。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希望,因此對于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不健康的非綠色物質因素,就需要在社會各界的幫助和協調下,共同建立和完善保障幼兒健康、安全生活的體系,其中,對出現的非綠色物質因素實行相關的管理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普遍性的非綠色物質因素
首先,眾所周知,幼兒屬于社會的弱勢群體,因此對于兒童的健康、安全問題,應該得到所有人的嚴肅對待和真正的關注。然而,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普遍性的非綠色物質因素。在家長和幼兒園對幼兒飲食安全逐漸重視的基礎上,目前幼兒教育中幼兒的飲食安全已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管理體系。但是,在幼兒的生活環境中,環境刺激性物質如常見的酞酸酯,給幼兒帶來的傷害和影響是巨大的,這一現狀依然讓人為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感到擔心和憂慮。所謂的酞酸酯又稱“鄰苯二甲酸酯”,它通常被用作塑料的增塑劑,從而使聚氯乙烯由硬塑膠變為有彈性的塑膠。
現普遍應用于兒童玩具、食品材料等日常用品中,苯二甲酸酯不但是一種具有軟化作用的化學品,還會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造成嚴重的干擾作用。
其次,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為了進一步保障兒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發展,一些如酞酸酯類環境激素的物質,早已明令不允許使用于兒童用品中。然而,我國目前的現狀卻不容樂觀,雖然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在大范圍地生產和使用各類化學品,但是對于酞酸酯等環境激素的使用,國家并沒有給予明確的限制或禁止的指示,這就使得我國生產或使用的玩具、服裝等大部分生活用品均含有不利于人體安全的非綠色物質,而這些物質真正嚴重危害著人類的身體健康。
最后,對于酞酸酯類環境刺激性物質在我國產品中廣泛使用的這一現狀,國家和政府應該認識和明確其危害,并對各類化學產品進行健康、環境損害的相關評估。此外,在對其實施管理限制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幼兒教育中可能出現的非綠色物質因素進行防范和管理。
二、管理策略形成的相關思考
首先,建立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管理體系的前提條件是,不僅要未雨綢繆的防范非綠色物質因素可能出現的影響,還要對在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化學產品有深刻的認識,并做好相關的風險評估,從而在此基礎上形成有效的管理策略。
然后,對于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管理體系中有效性策略的形成,第一,先可以抓住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的源頭;第二,在因素的基礎上對形成比例、危害程度等各項基本信息進行分析和評估;第三,在以上基礎上形成相對有效的管理策略。
最后,根據了解在幼兒教育中幼兒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環境,再通過進一步分析可知,形成對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的有效管理策略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解和把握。第一,幼兒教育的模式主要分為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因此要抓好非綠色物質因素的這兩大源頭;第二,對于每個源頭中出現的比如衣、食、住、行以及周圍環境等主要的因素,都需要進行嚴格的防范和把控;第三,明確認識幼兒教育中可能出現的非綠色物質因素,并形成合理、規范的評判標準,對各因素的形成比例和危害程度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第四,在幼兒教育中,實行對非綠色物質因素的管理,可以從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形成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結合的協作式體系出發;第五,協調好幼兒教育的實際狀況和綠色化經濟、幼兒教育的實際狀況和教育理念以及幼兒教育的實際狀況、綠色化經濟、教育理念這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不僅有利于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管理策略形式,還能促使其管理策略真正融入實際的管理中,從而實現有效的應用;第六,在評價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管理策略的實際應用效果時,可以將幼兒對非綠色物質因素的注意力以及關注度列為其中考量的關鍵性標準。
總而言之,在幼兒教育中實行的措施以及管理方法,不僅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還是促使綠色化經濟的推動和實施的關鍵因素。本文通過分析幼兒教育中出現的非綠色物質因素,進一步提出幾點相關性管理策略的思考,期望能對在綠色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綠色生活的目標起到參考性作用并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馬歡.略談幼兒園環境建設[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2011(08).
[2]張艷榮.淺談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的影響[J].東方青年:教師,2013(12).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桃渚鎮龍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