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許多問題也逐漸顯現,社會對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于小學文化建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建設好、發展好小學文化是小學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弘揚和諧社會、建設美麗校園的必然選擇。結合小學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小學校園文化建設遵循的原則,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對于小學校園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對策
校園文化是學校校園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弘揚學校精神風貌、展現辦學特色、凸顯教育教學理念的集中體現,更是一所學校辦學過程形成的文化積淀。作為教師和學生的重要的活動場所,校園文化建設是教學活動更好開展的保障和基礎。而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是在小學校園的特定環境下產生和發展的,其內容包括校風校紀、學風建設、師生關系以及環境氛圍,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作為非明文規定的行為準則,是小學開展特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校園文化對于小學生來說,能夠促進自身文化意識的培養和養成,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以及客觀評價社會和自我評價。
一、當前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
1.物質文化建設——硬件配套設施不齊全
文化建設離不開物質的保障,通過實地調查發現,小學在建設校園、改善校園硬件設施的力度和強度方面還不夠,主要面臨著幾個方面的問題:(1)在教育發達地區,硬件設施的完備,并未利用好,發展好。許多學校都建立新校舍、引進新設備,大量的新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運動場所得到了建立和完善,但是其發揮物質文化作用的效率太低。例如,有些圖書館并未實現對小學生的全天開放,不及時更新書籍,書籍的種類學生并不喜歡。(2)在教育落后地區,硬件設備不完備,受到升學的壓力,領導并不重視也無力提供大量的新設備,學生每天只能坐在教室學習。一方面,這是客觀現實,另一方面,是領導和教師在思想意識層面上的忽視,強調的硬件配套措施并不一定要新,而是要用“心”。例如,調查中發現,一個山區的小學,每年都會組織特色的運動會,他們沒有操場,沒有專業的跑道,但是效果卻非常好。
2.精神文化建設——不重視引導教育學生
在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靈魂。精神文化建設能夠提高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和凝聚力,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自我認識和社會認識。而現實情況中,精神文化建設的并不理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不知道或者不了解學校校園的基本知識,甚至連校訓、校歌都不清楚,這很容易造成學生缺乏歸屬感和凝聚力;(2)日常的價值觀引導不夠,大部分的時間學生都在教室里,日常的校園廣播宣傳以及公開課教育跟不上對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要求。
3.制度文化建設——協調組織管理不到位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離不開協調組織,保證文化建設的有序性和制度性。從制度的角度來說,制度的建立需要體現的原則是以人為本、科學合理。在小學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的現狀中看,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學校并未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校園管理,管理制度都是教育管理內容,內容單一,更新的速度慢;(2)教師和學生對制度的遵守力度不夠;(3)從非成文制度來看,學校和教師,學校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關系處理并不融洽。
4.活動文化建設——組織開展收獲不理想
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小學是塑造和養成個性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小學生都非常愛玩,所以校園就成為他們玩的理想場所。通過學校科學組織、精心安排的活動,能夠讓學生在玩的同時,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從目前小學校園建設的現狀看,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課程安排過慢,活動課較少,小學生的學習壓力比以前更大,造成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的時間被嚴重壓縮;(2)學校開展活動的效果不理想,現在學校開展的日常活動,主要有廣播操、運動會、歌詠比賽等等,還缺少相應的符合時代要求的課外活動。
二、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建設理念是建設小學校園文化的關鍵。校園文化是小學生的個性塑造和價值觀念培養的重要載體,所以校園文化建設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個性特點,通過校園文化這一平臺,塑造和培養自己的個性。這不僅是為了建設好校園文化,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
2.堅持以教育為目的的原則
素質教育理念在新時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校園文化建設調整中,必須堅持素質教育的理念,不能摒棄學校教育學生的根本目的。作為開展正規學校教育的開端,是培養社會的起點,這更堅定了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校園文化建設中,要時刻將素質教育的內容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通過雙向帶動,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堅持統籌規劃的原則
校園文化是有機整體,所以在建設和組織時,需要統籌規劃。從校園風貌到校風校紀,學風學紀上都應有整體的規劃和安排,在強調物質文化的同時更注重精神文化。其中,需要重點注意和規劃的是校園核心文化建設和校風校紀的完善。校園文化建設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活動文化建設各個領域都要統籌和協調,是組織好、發展好、達到良好效果的關鍵。
三、提高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措施
1.物質文化建設——投入和規劃
小學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主要抓住的兩個方面是“投入”和“規劃”。首先,加大財政支持,提高物質文化建設的經濟基礎,通過積極爭取上級財政撥款,提高學校的經濟實力,從而建設美麗校園,實現物質文化的飛躍。其次,規劃和設計好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單依靠財力的支持是不夠的,還要加強內涵修養,提升物質文化建設品質。
2.精神文化建設——引導和激勵
小學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主要抓住的兩個方面是“引導”和“激勵”。首先,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提升內在修養和品質,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將來面向更大的舞臺奠定基礎。其次,激勵學生潛力的發揮和創造力的實現,小學生的可塑性和潛力是無限的,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發揮潛力和創造力的舞臺,教師應該激勵學生利用好這個舞臺去發掘、去創造。
3.制度文化建設——規范和彈性
小學校園制度文化建設中,主要抓住的兩個方面是“規范”和“彈性”。首先,校園的校風校紀應該明確和廣泛宣傳,樹立校園核心價值理念和完善的校園規章制度,學生在規范的制度和制約下環境下學習。其次,以人為本,彈性而靈活地處理人際關系,將學校、老師、學生的三者關系處理好,充分以學生為本,把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看成為學生建設的文化樂園。
4.活動文化建設——豐富和長效
小學校園活動文化建設中,主要抓住的兩個方面是“豐富”和“長效”。首先,學校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通過文化活動學生能夠得到素質的提升和能力的培養,活動的范圍和內容應該進一步擴大,特別要注重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以及帶領學生去探索社會的“走出去”能力。其次,建立長效機制,認真聽取學生的建議,總結活動的效果和經驗。爭取做到辦每一個活動都能有收獲,組織每一項比賽都能有成長。
參考文獻:
[1]陳芬.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和探索[J].學周刊,2012(06).
[2]李明山.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與對策:以呼市郊區小學為例[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
[3]陳巖.海勃灣地區城郊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
[4]馬櫻.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蘇州大學,2008.
(作者單位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梅城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