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內容抽象而且難度逐漸增加,同時小學大班額教學現象愈演愈烈,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面臨很大的壓力,而數學教學是小學教學工作的一大難題,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來改善現狀。為此很多教師、專家嘗試各種方法,以求解決這一問題。在工作中實行“學習小組”的教學模式,把一些心得介紹給大家,為數學教學改革添一把柴。
關鍵詞:大班額;學習小組;改變
隨著山區農村居民經濟收入的提高,家長強烈地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而且逐步認識到教育資源質量對教育效果的重要意義,于是通過各種方式把孩子送到縣城小學就讀。造成縣城小學班容量超過正常數額,甚至超過60人,即大班額現象。擴大縣城小學師資力量是解決問題有效途徑。那么在解決之前,教學如何有效進行,是我們當務之急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小學生紀律意識差,城鄉學生素質差別大,我在數學教學工作中嘗試“學習小組”的教學組織方法,效果較好,在此拋磚引玉,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一、座次安排
座次安排是細致的工作,教師要多方面充分考慮。首先,通過側面了解、個別談話、家長訪談等方式,仔細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然后按照互補的原則安排結組。再按照身高安排各小組前后次序。座位按周定期依次向左輪換座位,避免學生出現斜視以及位置厭倦感。
二、小組長管理
教師要對小組長加強管理,幫助小組長更好帶動本組上進,真正成為教師的小助手。學習小組組建是基于孩子之間溝通是無界的,更有利于學生的進步。
首先是充分信任小組長,幫助小組長在組內樹立威信,以便更好地管理本組。其次,教師要時常多方面了解小組長的工作情況,及時糾正小組長的不足。最重要的是教師通過小組長及時了解各組學習管理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輔導。小組長多次不能完成自己工作的應當更換,借此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作業設計、批改
班額大,學生多,每次設計批改作業,無論是題型還是數量,教師的工作量都是巨大的。
1.作業設計方面
要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把作業類型分為必做和選作兩部分,兩部分差距不應過大,使學生都有“跳一跳,夠得著”的感覺,有自主要求進步的渴求。作業完成量按學生學習情況做不同要求。
2.作業批改方面
批語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重要渠道,教師要“不吝筆墨”。在這方面我嘗試分批批閱。要求學生在作業本注明作業日期。每天作業抽查批閱一部分,小組長作業必閱,各小組內有針對性地抽查,其他學生作業由本小組抽查到的學生檢查,教師定期抽查。在批閱時,針對不同學生予以不同批語。優秀的學生要警醒,后進的學生要鼓勵,中游同學要鞭策。
做到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才能認同和接受,進而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各自潛能的激發。
四、分層教學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嘗試進行分層教學。主要涉及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改革。
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能平等地享受參與的樂趣及成功后的喜悅。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差異的客觀現實進行教學,教師教學既要憑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準確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開放性,創造性地運用新教材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大班額的全體學生都有不同的發展。
在大班教學環境下,小組活動可以實現更多的價值。一方面,由于學生人數多,只要準備工作做得好,小組活動的課堂氣氛和學習效果會比小班條件下好得多;另一方面,它又可以較好地解決大班教學中,單個學生學習和活動機會相對較少的矛盾。
參考文獻:
[1]田志德.如何走出農村中學大班額教學的困境[J].甘肅教育,2010(02).
[2]劉春美.新課程背景下大班額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1).
(作者單位 河北省涿鹿縣合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