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六個方面講述一對一輔導教學對學困生的幫助。
關鍵詞:耐心;興趣;自信心
學困生常常是令人頭疼的,他們多數對學習沒興趣,頑劣難教,有很多不良習慣。怎樣對其有效轉化,一對一輔導時需注意什么呢?
一、不可急于求成,耐心,再耐心
由于是學困生,其學習速度之慢往往超乎我們的想象,教師要耐下心來一點點地加以指導。當他出錯時,不能急躁,不要挖苦。
二、以興趣為指導,必要時想辦法對其形成威懾力
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松而有成效。然而由于積習難改或者對學習已經存在抵觸心理,其學習興趣很難被調動起來,此時就需要用一些方法對其形成威懾力,讓其感到不學習絕對不行。但此時的學習一定要逐步培養興趣,讓其感到學習起來輕松愉悅。
三、重激勵,培養自信心
自信心和成功是相輔相成的,有了自信心,學生就會自主地學習,就容易獲得成功。學困生雖然學習起來速度比較慢,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他們在進步,并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激勵,讓其擁有自信。
四、重良好習慣的養成
“習慣決定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學困生往往有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如: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要時刻注意糾正其不良行為,并逐步培養其意志力,讓好習慣在其身上扎根。
五、善用行為藝術
要善用行為藝術為學生樹立榜樣,影響其行為。如,對于學習起來磨蹭猶疑的學生,某些時候可以故意加快你的語速或書寫速度。用你的快影響、中和他的慢;用慢中和馬虎;用規矩中和多動……
六、重學習方法的傳授
學習方法的傳授遠比學習結果的告知重要,然而由于學困生的學習進度之慢,往往讓某些教師缺乏耐心,直接告訴其結果,而忽視了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的傳授。這樣雖然看到了表面的、暫時的成效,但對學生的學習是很不利的。
(作者單位 河北省蠡縣南莊鎮道西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