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實驗、反思,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使學生筆下有物,心中有情,快樂寫作,在反復的實踐中歸納出如下寫作教學的經驗。
關鍵詞:小學教育;作文教學;指導方法
寫作是師生教學中的難中之難,生活就是作文的源頭活水,豐富多彩的生活為寫作提供了廣闊的素材。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不斷地實驗、反思,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使學生筆下有物,心中有情,快樂寫作,在反復的實踐中歸納出如下寫作教學的經驗。
一、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我在教學小學三年級的作文“我喜愛的小動物”時,在寫作前,我提前布置學生觀察自己喜愛的一個小動物,并填寫觀察表格,喜愛的小動物是什么?它的外貌特征有哪些?它最可愛的動作是什么?它喜歡吃什么?你最喜歡它哪些方面?給學生兩周時間進行觀察,而后在作文課堂上,學生寫作前表現積極,竟然迫不及待地急于動筆,想要寫下自己的觀察所得。
二、積極交流,提高興趣
為了增強學生的興趣,在作文課堂上,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將觀察得到的生活積累在小組中交流,孩子和孩子的視角、心理年齡比較接近,同齡人之間很容易產生心理共鳴,交流、討論過程中樂于發言,然后再進行全班的集體交流,由個別學生暢談,其他學生聽后進行評價和補充等活動。通過交流,學生對一些生活現象能夠達成共識,增加了對生活的認知感。交流真的很重要,有交流才有更多的認識,才能學到更多東西,才會對生活、寫作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三、用心感悟,認識生活
生活是一本人生大書,只要細心觀察,用心體驗,深入思考,就會發現很多人生道理,從而指引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只有從生活中悟出了不同的人生哲理,人才能從中吸取許多人生經驗,讓人的前程更加輝煌燦爛。而作文即是做人,對生活的感悟有多深刻,就能寫出多深刻的文章。學會用心感悟生活,認識生活,對于寫作及做人的意義是相當深遠的。我常常在作文課上設計一些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比如,清潔工人在晨曦中忙碌的身影;老師早晨踏著第一縷陽光走進校園,在傍晚校園已經安靜時才回家等等生活情境,讓學生談談從中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啟示?有什么收獲或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樂于表達,快樂行文
當觀察、交流、感悟過后,學生很自然地就想要把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寫下來,再進行寫作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學生已經不再苦不堪言,而是急于寫作,快樂地形成文章了。
生活是兒童作文的源泉,每個兒童都具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和感受,影響著他們的成長和思想。希望每一位語文教師能在學生初學作文的過程中不斷研究、認真反思,真正成為學生做人、作文的引領者。
參考文獻:
張文彬.小學生作文中審美體驗教育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燒鍋鎮鄉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