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們又迎來了一批天真、活潑、可愛的新學生。面對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我真的不知所措。一個多月前我面對的是六年級的“大學生”,在他們的配合下我工作起來是得心應手,可是現在面對這一群“小孩子”我特別苦惱、特別發愁,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把他們培養成“大學生”。可是偶爾就能聽見幾聲贊許的話語,這是家長們和同事們對我以前工作的認可。大部分的贊許都是因為我上屆的智障兒。在我焦頭爛額之際聽到贊許聲會令我興奮,而且還會產生一種力量,激發我繼續努力,也會把我帶回過去品味六年的教學生活。
一年級分班時,我班分來一個智障兒,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分時間和場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但影響課堂紀律還特別難管理。那時我特別討厭這個學生,打心眼里不想讓他在這個班級上課,可是我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忍耐這一切。
有一天他從操場上跑進了教室直奔我而來,眼里含著淚水哭得特別傷心,一只手捂著頭,用另一只手拉拉我的衣服,含糊不清地說:“別人打我了。”我再問他詳細情況,他也說不清就知道哭。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為之一動,這是一個多么可憐的孩子呀!不但不能為自己申冤,就是喊冤都喊不明白,除了父母和親人誰還能對他好呢?誰還能關心他呢?誰還能幫助他呢?他將受多少委屈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在我的內心深處扎下了根。從那一刻起我暗自里下決心,我一定要幫助這個可憐的孩子,爭取讓更多的人去理解、關心、幫助他。我要以身作則,引導教育班級里的三十多個學生多關心他,多幫助他,多愛護他。我知道這將給我的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但我也決心去挑戰。
首先,融洽我和他之間的關系,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意識到教師是可以信任的人。課堂上,我讓他盡可能坐到前排,經常用肢體語言與他交流。如果他聽不懂老師的話哭時,我馬上用手輕輕撫摸他的頭,示意他安靜下來;如果他表現好,我會輕拍他的臉或肩膀,豎起大拇指表揚他。漸漸的摸摸腦袋、豎起大拇指、緊握拳增進了我們之間的感情,這樣做,不但融洽了我和他之間的關系,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他學生。
其次,融洽他和其他同學之間的關系。記得有一次,上課時他情不自禁地從座位上站起來,搶過同桌的筆,就在墻上亂畫,我輕輕地走到他的身邊,告訴他放下手中的筆,他不但不放,反而緊緊地握住筆,在墻上畫得更兇了,此時我感受到了他的情緒非常激動,如果此時制止他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使事情弄得更糟,所以就任憑他在墻上畫了幾秒鐘,當他停下手中的筆時我就和言細雨地對他說:“你這樣做不太好,不但影響了課堂紀律,還不利于環境保護,老師知道你也不是有意的,下次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呀!去把人家的筆還給人家并且要向人家說對不起。”聽了我的話,他平靜了許多,并且按照我說的去做了。我通過學生的表情和眼神,發現大家都很討厭他這種行為。此時此刻我認為是對學生教育的最佳時機,我邁著沉重的步伐帶著滿臉的擔心和同情走到了講臺上,沉重地說:“同學們,王×他本身也不希望自己這樣,可是他控制不住自己,他也很苦惱,他比你們還痛苦,誰希望自己有異常的行為呢?王×是我們這個集體中的一員,我們班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有義務幫助他,使他擺脫困境,使他盡快地好起來。我相信如果我們大家都包容他、理解他、同情他、關心他、幫助他,他一定會好起來,大家有沒有信心呢?”學生都精神飽滿地回答:“有。”
還有一次,我發現學生有意排斥他、歧視他,他找誰,誰都不理他,躲著他,為此我很擔心,因為這樣的孩子在情感上最怕遇到這樣的情況。因此我上了一節班會課對學生進行了正面教育和引導,而且還找個別學生談話。有小組活動時我刻意將他安排在小組內,促進他和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從此以后我隨時隨地都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影響。
不知不覺中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都讓著他,都哄著他,沒人欺負他,王×在班級里生活得很快樂。為此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本學期開學以來,聽到最多的稱贊就是:我給六年級二班上課,我可知道王×同學雖然有問題,但是他在班級里一點也不受欺負,大家不但讓著他還哄著他,還是老師教育得好啊。正是這樣贊許的話在我焦頭爛額時給予我力量,給我帶來快樂,我相信現狀是暫時的,一切都會好起來,六年以后我還會聽到被稱贊的話語。
我認為對智障兒童的教育是一個艱辛、漫長、復雜的過程。弱智生依然是家長的希望。在他們面前,我們不僅要做嚴師,更要做慈母,無論家長還是老師,都千萬不要忽視他們,要相信他們,真心實意地愛他們,絕不能有“放棄”的思想,只有真心對待他們,才能引起學生內心的強烈共鳴,達到師生間的相互信任,學生才會把老師當作知心朋友,敞開心扉,傾訴他們的心里話,老師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使他們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滿歸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