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細化管理是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強調規范化、細致化的管理模式,將這種管理模式應用到學校后勤管理工作之中,能夠保證后勤管理個個細節都精細化,從細節做起,齊心協力,才可能搞好內涵建設。小學后勤精細化管理工作要完善制度建設及計劃設置,重視校產與財務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建設,確保小學后勤管理工作能夠為學校建設提供力量。
關鍵詞:制度與計劃;后勤管理;校產管理;財務管理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學雖然是最小的教育單位,但是也要有完備的后勤工作,它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能否順利實施。精細化管理是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強調規范化、細致化的管理模式,將這種管理模式應用到學校后勤管理工作之中,能夠保證后勤管理各個細節都精細化,從細節做起,齊心協力,才可能搞好內涵建設。
一、制度與計劃精細化
小學后勤管理工作要實現精細化管理就必須重視制度精細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制度的推行。首先,精細化的制度管理要重視制度建設的全面性,制度內容包括采購、校產管理、財務管理,同時包括明確后勤管理人員的職責、設計系統嚴密的后勤管理制度以及設計科學適用的后勤管理制度等等。在制度建設的過程中為了體現精細化就必須保證制度內容更為完善,不會有疏漏,因此也可以制訂應急制度方案,確保制度建設的完善。當然,制度設計要遵循一定的基本要求與原則,要處理好集中領導與分級管理的關系、統一性與靈活性的關系,使得精細化的制度建設與激勵機制完美地結合起來。而后期管理工作要做好計劃,因為有計劃的內容才能實施得更好,例如,在幾年內,學校要建設哪些校舍、增添哪些設備、環境綠化達到什么要求等這些長期計劃要隨時強調,而本學期內完成的校園建設等內容則屬于階段計劃。這樣的計劃內容要周詳,有可行性,目標明確,合理分工,責任清楚,最終還要看是否落實,要考核檢查工作實效。精細化的制度與計劃能夠保證精細化后勤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竭力用其所長,著力構建教職工之間、后勤與“一線”之間的和諧關系,同時也保證了整體的后勤工作有準備、有計劃地開展。
二、精細化校產管理
小學后勤管理工作最為重要的就是針對校產進行管理,校產內容包括房屋、設備等內容,針對這些固定資產或者是非固定資產等要進行精細化的全面化管理。首先,要建立記錄制度,學校每樣財產都要有財產登記清單,并且設有資產登記卡,標明每樣財產的購買時間以及金額,做到手續完備,賬目清楚。這種登記制度建立的初期是比較容易的,但是隨著使用情況的變化,記錄內容往往跟不上實際的應用情況,最終使得這種記錄變成了“無用功”。為了轉變這種情況,必須每學年都進行重新的登記記錄,并結合實際的物品清查情況進行記錄。同時,要利用現代化記錄手段,保證原始記錄和網絡數據記錄的雙份保證。其次,要建立校舍管理制度。針對小學校園內的固定資產要做好實際情況的了解,例如,經常檢查和維護學校的排水系統、供電線路及消防器材等設施,對老化的供電線路,必須及時更換,要保證校園內消防器材的可靠使用。每學期要有兩次校舍清查活動,集合后勤工作人員對校舍進行清查,找出問題,做好記錄,爭取盡快解決。另外,在學校早操等時間可以進行校舍維護和安全教育,通過演講來鼓勵全校職工進行愛護校舍的教育和安全教育,發動和依靠全體師生,經常保持學校環境的整齊潔凈,搞好校園的植樹綠化工作。
三、精細化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工作是小學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管理的過程中要重視精細化管理,首先要重視采購財務管理,對采購的項目要派專人完成,同時要明確采購渠道,確保采購價格的穩定與合理。其次,財務管理工作要保證計劃處理財務,編制預算應當注意: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照顧一般,保證人員經費和教育、教學、科研的需要,注意重點項目經費的安排,嚴格控制公務費的開支,既要保證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又要考慮經費的可能,把需要與可能結合起來。因特殊情況或不可預見的因素需要追加支出指標的,應向計財處提出追加支出指標申請,并報校長審批,經審批后可增加該部門支出預算指標。另外,為了保證財務預算管理的過程監控,財務后勤人員要定期、不定期地分析預算執行情況,對存在問題認真研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財務人員應及時將預算執行情況向領導匯報,以便領導及時做出決策。同時,對財政撥款的資金要做到收支平衡,財務人員要做好日常事務工作,做好記賬、算賬、對賬、報賬工作,做到數字準確,賬面清楚,專款專用,日清月結,按期向主管部門報告。確保分工管理資金,同時要實現資金管理的責任落實到個人的制度。
綜上所述,小學后勤精細化管理工作要完善制度建設及計劃設置,重視校產與財務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建設,確保小學后勤管理工作能夠為學校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周仔榮.后勤集團精細化管理實踐性探索[J].學苑教育,2012(10).
[2]趙長勇.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及實施策略[J].中國科技信息,2008(18).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四季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