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學生在學校是特殊的群體,也是教育工作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但作為教育工作者,再難也要努力,使他們進步。人的十指各有長短,學生的水平也是如此。
古人云:“人皆可以為舜堯。”素質教育中,有一個目標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讓每一個獨特的個性都得以發光。教育要求研究每一個學生,包括所謂的問題學生,都是教育者的一個課題。
在對問題學生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將他們打入另冊。否則會使其產生自卑心理,漸漸對自己的智力產生懷疑。加之有些教師習慣以學生的考分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標準,視問題學生為反面典型,對他們采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給以聲色俱厲的訓斥或處罰,嚴重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我們要從培養和造就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倡導政治文明,尊重學生權益,尤其是問題學生的權益。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開發每個人的特長和潛力,確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使每個學生都成為“舜堯”。
我認為,要轉化問題學生,就要憑我們教師的一腔熱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首先要尋找突破口,對癥下藥。問題學生大多學習成績差,思想不求上進,缺乏毅力,行為不端。教育這些學生往往付出許多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教師批評的言辭稍有不慎,矛盾就會激化。所以對問題學生的教育要特別慎重,必須尊重他們的自尊。首先要綜合分析造成問題的原因,是家庭因素、學校因素還是社會因素造成的。然后抓住感化的突破口,對癥下藥。每個學生都有優點,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適時表揚,激勵,促進其個性的發展。再者,施用情感,以愛感化。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就是愛。”每個成才的學生和失足者的振作無不滲透著教師偉大的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可以塑造美好的心靈,可以誘發美好的行為,教育沒有愛,就如池塘沒水,特別是問題學生,他們往往都是不受喜歡的,受人歧視,遭人冷待。由于愛的饑渴,就自卑,自暴自棄,就表現出玩世不恭,而他們的內心深處渴望得到幫助和愛。教師應該把握這一點,在生活上關心他們,思想上愛護他們,學習上幫助他們,從而打開他們的心結。最后,尊重權益,個別教學。問題學生的權益,要求我們切實轉變思想,從傳統的觀念中解脫出來,以差異教育為支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差異教育就是面對有問題的學生,實施分層次教學和個別化教學,努力構建一個適合每個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最佳發展。我們必須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加強師德修養,弘揚敬業、奉獻精神,確立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意識,一切教學活動都要著眼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在一切教育教學活動中,體現出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增強學生的自我責任心。參與權、選擇權、評價權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主動體現,只有給予學生這三種權利,才能使學生的主體作用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始終,才能充分體現政治文明,使學生的權益得到根本保障。
問題學生的轉化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教師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心和慈母般的愛心。以愛施教,以理服人,以德育人。在教育工作中,還要不斷探索研究,使所有的花朵都沐浴陽光雨露,讓他們茁長成長,迎接姹紫嫣紅的春天。
(作者單位 陜西省岐山縣鳳鳴鎮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