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育工程。德育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識體系的教育教學,德育教育具有傳統性和創新性的沖突。德育教育的教育目標和教學手法都與其他學科具有本質的區別。德育教育要結合生活實際,以生動多彩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德育教育要想在新的時代立于教育的潮頭,就要在創新教學模式的同時,加強教學理念的培養,把思想、心靈、行動達成完美的統一。研究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是我國教育模式的需要。闡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對小學階段的學習的作用以及做好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小學階段;德育教育;重要性;作用;方法
德育教育涉及的范圍廣、內容多、人員多,它是塑造心靈美的過程。在小學階段提倡德育教育,就是要在我國實行德育教育從小抓起的原則。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在小學時期學生的身心發育沒有完成,在這個階段進行德育教育就是實施德育教育工作的最佳時機。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需要學校、家長、教師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們要把德育教育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中,把德育教育同生活實際結合起
來,讓德育教育成為長期堅持的一項任務。在德育工作中我們要確立目標,建立德育教育的實施計劃。在德育工作內容方面,要拓寬德育教育內容,實現德育教育的綜合性和全面性。研究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結果。在研究中我們要充分引入先進的德育工作經驗,把德育工作放在學科知識的首要地位,讓思想教育成為保障性教學的嘗試。
一、當前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現狀
我國小學德育工作在社會各方面的關注下取得了一些成績。在開展德育教學工作以來學校成為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德育教育在小學中,占據了一定的地位。
1.德育教育的地位提升
在傳統的教學管理中我們始終重視主要學科的作用。在語文、數學等科目上,教師投入了主要的力量,但是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德育教育必須要在小學階段積極實施。德育教育的地位提升,促進了德育教學的主體地位。德育教育是教育思想的進步,是我國教育理念新的嘗試。
2.德育教育的大力投入
我國在小學階段實施德育教育以來,不斷加大對德育教育工作的投入,這種投入包括師資力量的投入、教學設施的投入、先進思想的引入等。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需要學校作出突出的貢獻。學校建立了專門的德育教育培訓機制,選擇優秀的教師進行德育教學改革,選取先進的德育教育教材,貫徹到教學活動中。學校領導親自抓,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特別是在教材選取上,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內容,在思想道德上、行為習慣上都遵循先進的思想理念。德育教育的硬件和軟件投入都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多方面支持。
3.德育工作的豐碩成果
從教育結果上看我國德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在德育教育理念上引入了美育教育理念;在活動舉辦上規范了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充滿愛國主義思想和自我修養提升;在德育教育實踐工作上,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自身的完善和調整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在禮儀教學中將中西方文化融合,讓小學階段的學生形成德育教育的基礎意識。德育工作的成績見證了德育教育在我國開展的重要性。
二、現階段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德育教育觀念仍然不強
我國的應試教育留下的遺憾就是對輔助學科的重視程度不高。在小學階段家長們普遍認為數學、語文等主要學科是影響孩子成長的科目,對于思想政治和美育、德育教育,認為處于次要地位。家長們的片面意識嚴重阻礙了德育工作的發展。特別是個別小學校,對孩子們的日常教育也是以學科教學為主,把德育教育當成可有可無的教學內容,這種學科之間的不平衡造成了德育工作的前進阻力。
2.德育工作的細節和整體不平衡
現階段的小學德育工作還處于粗放型的管理階段。學校、家長、社會三方面沒有達到統一的整合,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目標不明確、方法不積極。如有些孩子在學校的引導下閱讀德育方面的教材,但是家長看到就說“不要看這些沒有用的書”。孩子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下,就無法認同德育教育的正確性。學校、家長、社會在德育工作細節上沒有達到全方位的熏陶和影響,導致德育工作沒有細節的支撐只停留在概念的層次上。
三、小學階段開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1.德育工作在小學階段開展的必要性
(1)德育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質的主要渠道
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公民素質必須要與經濟和社會同步進步。德育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質的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徑。在我國公民素質提升的過程中,小學階段是一個初始階段。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符合我國的現實需要,符合我國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的變革。德育工作開展的效果直接影響的國家的整體公民道德修養標準。小學屬于基礎教育階段,將德育教育放在這個階段,從小就培養我國公民的基本素養,在人生最初的階段形成思維定式?;A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點,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工作是基礎教育服務于社會的表現。
(2)小學德育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基礎環節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德智體美勞的標準中,德育處于首要地位,可見德育教育是所有能力的基礎。我國人才培養從娃娃抓起,從基礎抓起。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是為人才培養服務的第一個環節。教育和發展是統一的整體,教育是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德育工作強化了人才培養的正確性和優越性。德育教育將人才培養推上了新的臺階。
2.德育工作對于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
(1)德育教育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擁有五千年的文明與璀璨。民族精神無論是哪個時代都是人們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在任何一個危難時刻,都發揮著無比強大的支撐作用。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工作,就是要在學生初期接觸世界中,樹立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歷史階段,弘揚民族精神對于全體人民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2)德育教育對于培養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義
人格因素受多方面條件的影響和限制。德育教育的重點就是培養健全的人格,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德育教育在人格培養上有獨到的方法和途徑,在完善人格培養上具有專業精神和充沛的活力。健康的人格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變化,才能保證行為和思想的統一和正確。
四、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方法
1.在課程改革的基礎上,強化德育課程的積極作用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小學階段的課程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德育教學方面我們要沿著課程改革的腳步,積極拓展德育課程的作用。在教學內容上不斷豐富知識結構,在教學手法上,采用多重培養途徑。課程改革的必要,就是源于教學實踐活動的經驗。小學階段德育課程內容,一定要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水平,不能脫離實際進行教學。小學階段的德育課程內容以簡單、有效為原則,以貼近實際生活為基礎。德育課程的優勢就是通過感官來判斷是非標準,通過大腦來分析研究。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符合標準的教學元素。
2.注重情感教育的作用,實現以情動人的教學方法
德育教育是對人的心理進行的教育,人的心理受情感的支配,因此在德育教育中我們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方式。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以關愛學生為己任,教師的親切關心會讓學生感受到溫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在教學中要創設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學生容易抒發自己的感情,能夠在輕松暢快的氛圍下進行交流和討論。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采用情感教學方式,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培養責任意識,加強自我管理
責任意識是小學階段德育工作的重點。加強責任心的學習不僅是小學階段的教育目標,更是長期的教育目標。沒有責任心,人們就無法實現工作和生活的負責任態度。在教學中,我們要選取著名的案例進行責任心教育,如名人名言、名人的感人故事與成功經歷等。培養責任意識,是加強自我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樹立社會責任心,讓小學生在內心建立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的信念。
4.尋找突破口,塑造學生德育學習的觀念
小學生的身心發育都處于初級階段。他們對于品德教育沒有明確的概念。因此在德育工作開展的時候,尋找突破口,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明白學習的內容。如教師在“孝敬老人”這個話題上,就要根據學生自身的家庭情況,采取討論的形式,讓學生主動說出在家庭中是怎樣對待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然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形容,給予肯定或批評,并解釋這樣做的道理是什么。塑造學生學習道德教育的觀念,就要從學生關心的事件上入手,抓住契機進行必要的教育。
完整的人格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人格的塑造是長期的積累。德育工作的開展程度,決定了人才培養的最初方向,決定了我國人力資源培養的初級基礎。小學階段重視德育工作就是為教育機制創立新的目標和方向。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理想信念、道德修養,就應該把德育工作與每個學生的特征相結合,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形成對世界、對社會的正確認識。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要尊重教育的本真目標和教學手法的創新思想,把德育教育與時代結合、與經濟發展結合、與社會進步結合。從小學階段將德育工作的基礎不斷豐富和發展,創造符合我國國情的小學階段德育教育方針。
參考文獻:
[1]張緒文.如何抓好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J].今日科苑,2005(08).
[2]谷瑞娜.小學階段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3(19).
(作者單位 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新城子街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