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師新課程改革的能力,寶安區教科培中心對我們進行了“五段式”培訓。所謂“五段式”就是專家點評,新秀授課,現場點評,同行辯課和研修反思。
首先,我們聽了小學英語著名的專家阮瑜的《小學英語課堂操練有效性》一課。專家的這一講課更深層次地提示了英語課堂要達到的目標,那就是有效性。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和特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體現特的特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自主性,培養他們的興趣,為他們在以后的英語學習當中打下堅實的基礎。照這樣說來,在英語課上的教學活動和其有效性以及師生之間的英語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接著我們聽了一節課Faster,Stronger,Higher;第三階段:辯課互動;第四階段:專家點評;第五階段:教研反思、延伸。我覺得這個五段式最大的亮點就是辯課互動的增加。這不再是專家在上面講,下面在打瞌睡,而是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全體教師的開動腦筋和參與的積極性。
此次培訓讓我領略了專家、名師的風采,感受到她們對學生、教育、生活那深情的愛,感受到她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課程,新理念、新思路”帶來的新變化。采用“五段式教學”的課堂教學結構,歸納總結起來,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強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
要從“重教”轉向“重學”,從主要評價教師怎樣教轉向重點評價學生怎樣學,促使教師把備課、講課的工夫花到引導學生如何去學這一方面,“以學為本、因學論教”,從而不僅讓學生獲得知識,而且愛學、樂學、會學。
二、要強化教學的“目標”意識
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和發揮教學目標的期望、定向、激勵和調控功能,目標要從“單一”轉向“多元”,要從“單一”的評價認知多少,轉向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如學生運用新知識的能力、創新精神、實踐水平、學習習慣等。
三、要強化“反饋校正意識”
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諸多因素構成的一個信息交互系統。課堂上能最有效地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培養其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只有依據課標的要求,不斷地進行反饋校正,才能有效地控制教學過程,及時消除教學過程中的失誤,并且通過教學使學生樹立和強化反饋校正意識,讓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學習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及時調整、完善和彌補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知識缺陷。
四、要強化“情感意識”
“親其師,信其道。”課堂教學的優化,歸根到底是觀念的轉變,而核心就是怎么看學生的問題,是否相信他們學習的潛能,是否尊重他們的人格,都是我們研究的新課題,而強化情感意識,就是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要形成一個真誠、理解的人際關系和情感氛圍,相信他們,讓他們在一個和諧、充滿自信的環境下愉快地學習。
總之,參加這次培訓活動,使我受益匪淺。我在深受啟示的同時,也有所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巨。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如何使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煥發新的光彩,是值得我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針對自己教學的薄弱環節與不足之處,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與教學思想,為我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努力提升英語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