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在即,我一邊將《班主任手冊》的內容進行完善和補充,一邊在腦海中如放電影一般回顧本學期與學生相處的點點滴滴,當我如數家珍地記錄下這學期班級所取得的成績和榮譽時,一種感受油然而生:幸福和愉快。幾個生動的場景在腦海中不斷浮現,揮之不去,于是決定把它定格、記錄下來,作為對一學期來自己班主任工作的盤點和回顧。
畫面一:“牛刀小試——值日生招聘會”
開學第一天,面對紛繁復雜的開學工作,本著“變一變”的工作思路,靈機一動,把向來由我強買強賣的值日生工作安排變成“值日生招聘會”。首先宣布五位勤勞能干有責任心的值日組長、值日項目以及各項目的具體人數,再鼓勵大家“雙向選擇”,規定招聘時間、地點等。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從他們發亮的眸子和迫不及待的竊竊私語中,我知道他們對我的點子充滿了好奇心和興趣。一吃過午飯,整個教室沸騰了,成了名副其實的招聘大廳,學生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商量、討論。一會兒功夫,“招聘會”圓滿結束,可以說是人人滿意。值日組長遞上“招聘”結果,至此,我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這件事搞定。
畫面二:“真刀真槍——班干部改選”
與熱鬧的“值日生招聘會”相比,一周后的“班干部改選”顯得暗流涌動。許多學生悄悄使勁,為了能在改選中獲得成功,調動全家的力量準備競選演講稿,并且在課余時間積極鍛煉演講。不僅在學習上表現積極,很求上進,而且在其他個方面都十分努力,爭取獲得大家的認可。這不得不說是大家在活動中獲益匪淺。在學生中形成了一種比學趕幫超的氣氛。生怕自己在哪方面不合格被學生不認可。
畫面三:“設計比拼——貼花紙換作業方案設計”
我的獎勵方法最為簡單和直接,先就地取材——一開學就將學生《口算訓練》中的貼花紙據為己有,再針對學生在學習、紀律、活動、就餐等各方面突出表現進行獎勵。隨著時間的推移,弊端逐漸顯露,學生對貼花紙獎勵已開始審美疲勞,新鮮感和喜悅感在銳減。看來“變一變”勢在必行,利用班隊活動課拋出了話題:如何用貼花紙換作業。學生又被吸引住了,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一節課,凝聚了學生許許多多平時深藏心底的想法,此時我趁熱打鐵,要求他們做出詳細的書面方案。第二天,我便收到了他們思維的結晶,面對一份份充滿真摯、可行的方案,我又一次被震驚了。可以想見,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后,他們在各行各業中得心應手地設計著各種各樣的方案。最終,我要他們重新認真對待貼花紙獎勵的目的不僅達到了,而且讓我更深入地認識了自己的學生。
畫面四:“百詞默寫小競賽”“古詩文誦讀比賽”“運動會口號征集”“運動會入場式編排”
正因為有了以上一次次的鍛煉,良好的班級風氣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積極向上的班級凝聚力有效加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逐步提升。
驀然間,我發現我的學生已于不經意間稚氣漸脫,我們之間再不像以前那樣發號施令似的講話,我們之間更像是朋友。課上學生可以與老師共同探討,課下學生和老師可以一起共同探討學習及生活中的一切。學生對于老師不再像以前那樣光有敬畏之感,而且還多了幾分敬愛之情。老師和學生更能放下身段來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