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話教學模式在我國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改善,鍛煉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和思維能力,大大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首先是對對話教學模式的發展進行了概述,又詳細闡述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對話的途徑,最后分析說明了對話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對話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以充分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保證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實現了小學語文和諧課堂的構建,大大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對話教學模式的發展
將對話教學模式應用到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進行了重新定位,以一種平等、尊重的形式進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通過教師的引導,實現了學生與教師、與同學、與課本之間的對話,具有很良好的示范作用。
對話教學模式能夠加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消除二者之間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以朋友的關系存在,比較信任教師,以達到對話教學的目的。在對話教學模式應用的過程中,課本是媒介,教師進行引導,通過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有效地反饋給老師,教師根據反饋回來的信息,制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對話的途徑
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發生了改革。我國小學語文對話教學模式在我國的小學語文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獲得了推廣,大大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對話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課堂進行構建。
1.平等對話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對話模式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一定要注意對話雙方的平等性,從而發揮對話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因此需要在對話模式教學的構建過程中,遵循平等、互助的原則,充分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和學生以平等的姿勢進行對話,可以提高學生參與對話的積極性和熱情,能夠將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有效提高了學生具備的綜合素質。
2.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營造對話的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并不能夠僅僅局限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還要為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提供機會和充足的時間,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將對話的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鼓勵學生多多暢所欲言,從而將對話教學模式真正地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了學生參與對話教學的興趣。
3.對話模式應用的教學過程
實際上,對話模式屬于一種內在機制,能夠進行自我的生長,能夠進行更深層次的對話和教學,能夠充分地吸收別人的觀點和知識為己用,從而延伸出一種新的觀點和思想。在與同學進行對話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以出現更為新穎的創意。在對話的過程中,民主、平等的思想獲得了較為充分的展現,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對話式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傳統的小學語文相比較來說,具有很強的創造性。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對話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以我國幼兒園學生都知道的《鋤禾》一詩為例,鋤禾主要說的是農民在糧食生產過程中付出的較為艱辛的努力,且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教育學生要珍惜糧食的來之不易。
首先教師可以問學生在讀完這首詩之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且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進行有機結合之后,給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其次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選派出一位代表闡述本小組討論的結果,讓別的小組進行補充或者是發表自己小組的見解,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思想出發點上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鼓勵和獎勵,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綜上所述,對話教學模式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有效性,保證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夠及時地傳遞給教師,推動了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師在對話教學模式中,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學生參與對話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對話教學模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郭海燕.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現狀調查及其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丁名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的策略思考[J].讀與寫,2013(04).
[3]董玲.淺談師生溝通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現狀與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02).
[4]陳年喜.淺論師生關系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匯,2013(06).
(作者單位 西藏自治區昌都芒康縣曲孜卡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