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學校買了一些桌椅,作為班主任的我,在早會及班隊會三番五次地教育孩子要愛護桌椅,不得隨意在桌子上面刻畫,搖晃椅子,但有的學生看到煥然一新的桌椅,歡呼雀躍,激動不已,總想在這兒畫畫,在那兒寫寫,愛護公物的意識不是很強。偶爾椅子坐壞了,我不忍心讓他們站著,立刻換一把給他們,桌子搞臟了,我提醒他們下次要注意。這樣一來,木工師傅忙個不停,也跟不上孩子損壞的速度。一次,剛上完美術課,我走進教室,習慣性地掃視一下全班,發現許多桌子被涂成黑臉,我的氣不打一處來,大聲訓斥:“我不是告訴你們上美術課和書法課要帶報紙嗎?”孩子們怯怯地看著我。看著這些嶄新的桌子變成這樣,我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今天批評今天改,可下次還是會出這樣的事。怎么才能讓孩子改掉毀壞物品的毛病,愛護桌椅呢?我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一個辦法。
第二天,書法老師上完書法課,我照例走進教室,果然不出所料,子明的桌上照樣留下墨水的痕跡,一位同學站起來報告:“老師,子明的椅子壞了,不能坐。”我示意他坐下,環視全班,嚴肅地說:“最近我們學校有個規定,如果誰弄臟或弄壞桌椅都要賠償,一套桌椅需要三百五十元。今天子明不僅弄臟了桌子,平時也不好好坐,在位置上晃呀晃,故意弄壞椅子,子明就得賠償。”子明一聽,立刻說:“老師,我沒錢。”我說:“那沒辦法,自己想辦法。”課后我打電話給他的媽媽,我跟子明的媽媽說:“罰錢是做做樣子給班上同學看的,讓他們知道老師說話不是開玩笑的,錢先放我這兒,哪天你來接孩子先來辦公室找我,我再還給你。這是我們的約定,千萬不要讓孩子知道,否則孩子依然會無所謂。”家長表示配合我的工作,更絕的是他們取消一星期給他打兩個小時游戲的特權,還故意不拿錢給他,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子明只好向舅舅借,向爺爺奶奶借,好不容易湊齊三百五十元,眼淚汪汪地拿給我。我故意拿著錢在全班同學面前晃一晃,學生都把眼睛睜得大大的。從這以后,椅子壞掉的現象就不再出現了,孩子上課端端正正地坐著,不再搖椅子,至于桌子呢?只要一有墨水掉到桌上,學生放學后不回家,拿著抹布一遍一遍地擦洗,因為不好擦,常常忙得滿頭大汗。當然,懲罰不是最終的目的。接下來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在班上宣布了一條班級公約,期末我們班要對課桌椅進行評比,如果誰的桌子最光潔最漂亮,老師要頒發“愛護公物之星”,孩子們都群情激奮。然后我給他們作了示范,教他們如何當個課桌椅修理工,還特地準備了一個鐵皮盒,備了一些螺釘和螺帽。
培養學生養成愛護公物的習慣,和傳授給學生科學知識一樣重要,是影響學生終身的大事。從此,我在開家長會時就跟學生家長有一些約定,那就是不能告訴孩子的秘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家長們與我積極配合,達成默契,孩子們也在家長和老師的合力下,行為習慣不斷向好的方向轉化。值日時,學生輕輕搬動桌椅,不靠墻;用完掃把、拖把放回原位;上體育課、電腦課及時關好教室的風扇和燈,孩子逐漸從愛護學校的桌椅、花草擴展到學校的一切設施,進而再擴展到平時生活的各個方面。我相信,只要家校配合,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孩子們的進步會更加穩而快!
(作者單位 福建省南安市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