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反思能不能真正地達到反思的作用,關鍵是看他們能否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能否有助于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反思;自主探究;互動;反饋
一個從事科學教學的老師,不僅要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更重要的是要善于進行教學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
一、要充分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如何使我們的教學更有效甚至是高效,是廣大教師一直都在探尋的問題。教師或對教材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或對備課更兢兢業業,或對教學過程的設計更力求形式多樣,或在教學過程中力圖實現新舊教材的無縫對接,等等。所有這一切都顯示了教師在進入新課程后,努力使自己的教學能適應課改的需要,實現教學的有效化。
要實現教學的有效化,除了之前提到的鉆研教材、認真備課、設計教學過程、上好每一堂課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對教學的反思。
二、要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誤區
雖然當前科學課不如語文課數學課那樣受社會重視,但教師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師不能進入以下誤區:
1.過分強調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
科學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是眾多學習方式中的一種,顯然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科學課堂中有效的學習需要整合不同的學習方法,需要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考慮。
2.過分追求由學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識
新課程強調知識的形成應該是以學生為主的探究活動形成的。但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識都要讓學生去探究,這根本不現實,因為有些知識受學生閱歷、器材、條件、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學生根本無法進行探究。
三、要認真地進行科學教學反思
但是,從目前來看,雖然很多學校都把教學反思作為教師教研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教學反思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認為教學反思是可有可無的,因而使得教學反思的現狀與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
1.教材重難點把握是否到位
備課是上課的前提,教師在備課時,都應認真分析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哪,教學難點在哪。課后反思時,就應該反思確定的教學重點是否妥當,對知識在教材中地位的判斷是否正確;教學難點有沒有在教學預設中順利地突破。
2.活動的設計是否嚴密、科學
科學課上概念的形成都必須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合作、交流、探究等能力并建構科學概念。因此活動的嚴密性和科學性必須是教師在課后認真反思的一個重點。
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催化劑,有反思才會有進步,有反思才會有超越。教師只有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中,才能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價值,才能實現自身教育的一次次超越。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太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