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棠樹小學教師,黃愛蘋,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
一、說教材
《角的度量》這節課是測量教學中難度較大的一個知識點,教材把這部分安排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明確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學生學好這節課不僅能為他們以后學習角的分類和畫角打下基礎,同時也為今后學習幾何知識創造條件。
二、說學情
學生在二年級《角的初步認識》中通過直觀的描述已經對角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又通過系統的學習知道了角有大小,那么角究竟有多大也是學生急于想解決的問題。我想:他們通過已有的知識儲備,能很快學會使用量角器。
三、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以及課標的要求,我在這節課中制訂以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直觀認識量角器,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確量角。
(2)通過獨立思考、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
讓同桌兩人每人畫一個角,再說說誰畫的大?當兩人爭論不休時,我說:角的大小是可以通過量角器進行測量的,這樣可以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為學習新課的內容作好鋪墊。
2.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認識測量工具——量角器。我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認識量角器的結構,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稱以及角的計量單位,并觀察1度角的大小。
(2)正確量角。在量角時我也是充分利用資源,通過大屏幕演示正確的量角方法:用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另一條邊所指向的度數就是這個角的度數。學生掌握方法后,我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量角時應注意的事項,進行合作交流。在學習角的大小比較時,我利用課件演示“兩個不同角的動態比較”和“角的兩邊是能無限長的”從而得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只與角兩邊張口的大小有關,角的張口越大,角就越大”,形象的演示給學生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3.拓展延伸
(1)由學生獨立量角,再集體校對。通過這道題的練習,不僅能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又能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
(2)判斷對錯,強化學生正確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認識。
(3)說出每個鐘面上的時間,量出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度。
這樣設計練習,體現了“在玩中學、在做中學、邊練邊學”的特點。
4.全課總結
問學生:你這節課表現怎樣?你學會了什么?學生在回答中對自己的學習態度作評價、對學的知識進行整理,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五、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課通過課件演示,學生的自主探究、同伴合作的方式來掌握測量角的技能,程序設計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我在指導時利用資源,重在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把量角與學生頭腦中建立角的表象結合起來,同時達到學習目的。
以上是我在教學《角的度量》時的一些想法、做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
(作者單位 遼寧省盤山縣沙嶺棠樹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