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活動中來,點燃孩子思維的火花,激活封鎖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感受成功的快樂。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動起來。動起來,更精彩。把新式課堂粗淺地概括為“三動”,讓學生在動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
關鍵詞:語文課堂;學習興趣;主動學習
一、心動——開啟童心童趣,讓學生在情境中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求知的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努力探索,樂此不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間心靈的距離,對后進生應該少批評多鼓勵。這樣,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一次又一次入境,一次又一次心動。
新課開始,創設情境,讓學生耳目一新。如,學習《春雨的色彩》一課,教師播放“春天的景色”片段。學生在優美的樂聲中,欣賞著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春雨蒙蒙的美景后,教師引導:多么美麗、迷人的春天哪!小鳥也來聚會了,讓我們聽聽,它們在說些什么?快打開書讀讀吧!學生懷著好奇心,也帶著好勝心,興趣盎然的讀起課文來,不一會兒,一雙雙小手舉起來,圍繞著小鳥的話題(春雨的色彩),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學生的求知欲、閱讀的欲望、表達的欲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又怎能不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呢?
課中創設情境,讓課堂有一種節奏美,讓學生始終保持“心動”狀態。如開展識字大王比賽,設置課本劇表演情境、游戲情境等。當然,創設情境還有很多種方法,如通話情境導入、問題情境等。巧妙地運用好情境教學,就能牽動一顆顆童心。只有學生一次次心動,學生的內心才會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波瀾,始終處于探索中,課堂才會真正地活起來。
二、行動——全方位、全員參與
心動才會有行動。心理學指出:“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學有所獲。”新課程強調師生的雙邊活動,實際上是要教師發揮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在教學中,要經常引導學生動口說一說,讀一讀,遇到不懂的問題動手畫一畫,動腦想一想,或者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教學,課堂才會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三、互動——放飛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在自主合作中探究
教學實質上是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思維的互動。教師要還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里積極探究、馳騁想象,活躍心智。
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讓學生個性化地學習,提高了他們的探索意識,發展了個性,發揮了創造力。如,學習《荷葉圓圓》一課,我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一段,自己確立學習內容,然后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由于學習內容是自己選的,無論小水珠、小蜻蜓,還是小魚,從朗讀、想象、表演都那么惟妙惟肖。在自主學習中探究、交流,真正實現了生生互動,張揚個性,展示特色!
積極互動、充滿活力的課堂離不開合作。在教學中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又有爭議的部分去合作。如,教學《手捧花盆的孩子》,對于為什么選手捧空花盆的雄日做繼承人,學生爭論不休。我就讓小組合作展開討論,集中集體的智慧攻破難關。在相互補充、合作交流中,問題迎刃而解。活躍了課堂,發展了自我。
四、尊重——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現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分層教學,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者答對了、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學困生我還經常作出一些激勵性的評價。例如,“其實你很聰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會學得很棒。”“這個問題你說得很好,證明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學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學得好!”“你的看法很獨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諸如此類的評價,不但承認了學生的進步,而且強化了學生的進步,并使學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進步,由此喜歡上語文老師,也喜歡上語文課。
讓我們帶著激情走進新課堂,為學生營造自主、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把課堂變成學生樂學、好學的場所,使語文課堂煥發出勃勃生機,讓學生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作者單位 福建省安溪縣祥華鄉舊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