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不同濃度的萘乙酸溶液對香椿一年生半木質化枝條浸泡12 h進行扦插育苗,結果當萘乙酸溶液濃度為200 mg/L時,香椿插穗的生根率、每穗最多根數、每穗平均根數、主根長度及根系平均根長均達到了最大值水平,且與無萘乙酸處理的插穗之間差異極顯著,扦插育苗的效果最優。采用不同濃度的多效唑溶液噴施香椿扦插苗,結果當多效唑溶液濃度為1.00 g/L時,香椿扦插苗的株高最矮,節間距最短,莖粗最大,葉片葉綠素含量最高,且與無多效唑處理的扦插苗之間差異極顯著,矮化效果最優。
關鍵詞:香椿;扦插;萘乙酸;矮化;多效唑
中圖分類號:S644.4;S615;S48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0-2325-03
香椿[Toona sinensis(A. Juss.)Roem.]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經濟林樹種,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1];其營養豐富,芽和嫩葉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各種揮發油、酚類物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2,3],香椿葉片香氣濃郁、質地柔嫩,深受人們的喜愛[4],是我國傳統的木本蔬菜之一。香椿傳統的有性繁殖方式周期長,成活率低[5],而扦插育苗能夠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6],繁殖周期短,繁殖系數可觀;據李志丹等[7]報道,將蟛蜞菊[Wedelia trilolata(L.) A.S. Hieche]插穗用萘乙酸處理可以提高扦插的成活率,且繁殖成本低、技術簡單、容易掌握,能滿足規模化人工栽培的需求。另外,香椿是多年生的落葉喬木,樹體高大,不方便采摘,而適宜濃度的多效唑不僅可以促進植株的矮化[8],還能夠提高植物體內的可溶性糖、葉綠素、蛋白質等的含量。試驗以香椿成年樹枝條為插穗進行了扦插試驗,比較了萘乙酸和多效唑溶液濃度對香椿扦插成活及矮化效果的影響,以期為滿足香椿蔬菜大面積種植對大量種苗的需求并方便人工采摘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在黃岡師范學院苗圃,地處湖北省東部,地理位置在北緯30°31′-31°09′,東經115°31′- 116°04′,年降雨量為1 223~1 493 mm,年平均溫度為15.7~17.1 ℃。扦插前整好選定的試驗地,施加適量的復合肥(450 kg/hm2),表面覆蓋約3 cm厚的、用50%多菌靈800倍稀釋液滅菌處理后的黃心土。
1.2 扦插試驗
1.2.1 扦插材料及插前處理 在2012年4月上旬,從浠水縣巴河鎮團崗村葉家灣的八年生(株高13 m)生長健壯的香椿樹上采摘一年生半木質化的枝條,采集后立即帶回實驗室。在實驗室工作臺上用鋒利的刀具將采摘的枝條削成長約10 cm的插穗,插穗下端向下剪成斜口,在上端高出頂芽1~2 cm處剪成平口。配制濃度分別為100、200、300 mg/L的萘乙酸溶液,將插穗的下端放入不同濃度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12 h,另用去離子水處理插穗作為空白對照(CK),每個處理40根插穗。
1.2.2 扦插方式及插后管理 扦插前先用小木棍在基質上扎眼,防止插穗下端在插入過程中受損[9],按株行距10 cm×10 cm、扦插深度3 cm進行隨機扦插,插完后用清水澆透,再用竹條搭小拱形棚并覆蓋薄膜,薄膜四周用土塊壓緊壓實,以達到保溫保濕的目的。待插穗長出的新芽有2~3 cm長后,白天將薄膜兩端揭開,晚上蓋上,持續7 d后再將薄膜全部打開,并定時噴灑適量的清水[9]。
1.2.3 扦插苗測定 在2012年5月下旬,選擇無風的晴天,在4個處理中各隨機抽取10株成活的扦插苗,統計平均出根數、每插穗最多根數,測量主根長度,計算根系平均根長、生根率,取平均值。
1.3 矮化試驗
選取已展葉成活的插穗于2012年6月上旬開始實施矮化試驗,將扦插苗隨機分為4組,每組20株,分別用去離子水和0.75、1.00、1.25 g/L的多效唑溶液噴施香椿葉片,每7 d噴1次,連續噴3次[10]。多效唑噴施完成后,于當年7月中旬對各個處理隨機抽樣10株,用直尺測定株高、節間距,用游標卡尺測定莖粗;用丙酮提取法[11]測定葉片的葉綠素含量,重復3次,均取平均值。
1.4 數據處理
對所得試驗數據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軟件進行處理,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12]。
2 結果與分析
2.1 萘乙酸對香椿扦插的影響
萘乙酸對香椿插穗生根的影響結果見表1。從表1可見,不同濃度的萘乙酸溶液對香椿扦插生根的效果存在差異。其中萘乙酸溶液濃度為200 mg/L時,香椿插穗的生根率(98.6%)、每穗最多根數(12條)、每穗平均根數(8.06條)、主根長度(5.56 cm)及根系平均根長(3.31 cm)均達到了最大值水平,且與空白對照(CK)相比每穗平均根數、主根長度、根系平均根長呈極顯著差異(對照的每穗平均根數為4.23條、主根長度為3.11 cm、根系平均根長為1.52 cm),表明在此濃度下,香椿扦插育苗的效果最優。當萘乙酸溶液濃度過低(100 mg/L)時,香椿插穗的生根率(66.2%)、每穗最多根數(8條)、每穗平均根數(4.67條)、主根長度(3.57 cm)及根系平均根長(1.95 cm)與對照相比表現出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并且在每穗平均根數、主根長度、根系平均根長上與對照相比呈顯著的差異。但當濃度過高(300 mg/L)時,香椿插穗的生根率(50.7%)、每穗最多根數(5條)、每穗平均根數(4.26條)、主根長度(2.72 cm)及根系平均根長(1.42 cm)與對照的水平差不多,而且生根率、每穗最多根數、主根長度、根系平均根長比對照還降低了。由此可確定,選用濃度為200 mg/L 的萘乙酸溶液處理香椿插穗可以獲得最優的香椿扦插育苗效果。
2.2 多效唑對香椿扦插苗矮化的影響
多效唑對香椿扦插苗矮化的影響情況見表2。從表2可見,多效唑溶液噴施對香椿扦插苗的矮化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且各多效唑溶液濃度之間的矮化效果存在明顯的差異。其中多效唑溶液濃度為1.00 g/L時,香椿扦插苗的株高(28.56 cm)、節間距(3.87 cm)、莖粗(0.34 cm)、葉片葉綠素含量(3.65 mg/g)與對照(分別為37.25 cm、5.31 cm、0.22 cm、2.05 mg/g)相比均呈極顯著差異,現場看到的此濃度處理香椿扦插苗葉片顏色比其他濃度處理要濃綠,表明1.00 g/L多效唑溶液的矮化效果最優。多效唑溶液濃度為1.25 g/L時的矮化效果次之,香椿扦插苗的株高(30.38 cm)、節間距(4.06 cm)、莖粗(0.31 cm)、葉片葉綠素含量(2.26 mg/g)與對照相比均呈顯著差異。當多效唑溶液濃度為0.75 g/L時,也表現出一定的矮化效應,如株高(32.77 cm)、節間距(4.29 cm)、葉片葉綠素含量(2.32 mg/g)與對照相比呈顯著差異,但莖粗(0.24 cm)與對照相比沒有顯著差異存在。由此可見,當多效唑溶液濃度為1.00 g/L時對香椿扦插苗矮化的效果最優。
3 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濃度的萘乙酸溶液對香椿的扦插育苗效果影響各異,以萘乙酸溶液濃度為200 mg/L的處理對香椿一年生半木質化的枝條扦插生根的促進作用最優,低濃度(100 mg/L)的萘乙酸溶液促進生根的作用次之,而高濃度(300 mg/L)的萘乙酸溶液反而有抑制作用。此結果與韋龍賓[2]的試驗結果有所不同,可能是受到內源激素的影響造成的,據王元軍[13]報道,香椿枝條的內源激素含量既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干擾,又與所采用的品種有關。所以在實際生產應用中,本次試驗結果僅供參考,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
試驗發現,不同濃度的多效唑溶液噴施對香椿扦插苗矮化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以多效唑溶液濃度為1.00 g/L的處理矮化效果最優,且在此濃度的香椿葉片葉綠素含量為極顯著升高,葉片顏色比較濃綠;當多效唑溶液濃度升高到1.25 g/L時,其矮化作用次之;而當多效唑溶液濃度為0.75 g/L時,盡管也表現出了一定的矮化效果,但不如另兩個處理濃度的明顯。從劉碧桃等[14]的研究結果來看,多效唑能夠抑制植株體內赤霉素的合成與運輸,使植物細胞明顯縮短,從而使植株矮化;同時多效唑又可以促進細胞的分裂,使細胞排列層次增加,葉綠素含量升高,光合作用增強,植株體內干物質的積累增加,這可以滿足設施栽培對作(植)物特性的要求。但同時作(植)物苗木對水肥的需求會明顯增加[15],因此在矮化處理的前提下應加強水肥管理,保證苗木的生理需求。
總之,采用濃度為200 mg/L的萘乙酸溶液對香椿一年生半木質化的枝條進行浸泡12 h處理,然后扦插;待插穗成活并穩定生長后,通過噴施濃度為1.00 g/L的多效唑溶液實施矮化處理,結果既能有效提高香椿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又能達到最優的矮化效果。這個試驗結果在進一步的中試完善后,建議盡快推廣應用,以滿足當前鄂東地區香椿蔬菜大面積種植的快速發展對香椿種苗的大量需求,并方便栽培者生產管理和采摘,從而推動鄂東地區木本蔬菜產業化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麗瓊,涂炳坤.香椿葉片組織培養和快繁技術的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07,46(1):24-26.
[2] 韋龍賓.香椿的繁殖與栽培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07(5):47-49.
[3] 郎 杰,崔 娜,李 娜.香椿的抗氧化保健成分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8,29(10):151-153.
[4] 周 嫻.紅香椿嫩莖貯藏生理品質及化學物質對酚和相關酶活性影響的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5.
[5] 涂炳坤,王鵬程.香椿扦插繁殖的研究[J]. 中國蔬菜,2002(1):13-15.
[6] 林啟靈.黑木相思根插繁殖的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1.
[7] 李志丹,陳 平,高桂娟,等.萘乙酸濃度對水土保持植物蟛蜞菊扦插育苗的影響[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285-288.
[8] 賈洪濤,黨金鼎.植物生長延緩劑多效唑的生理作用機理及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3,31(2):323-324.
[9] 徐興友,郭學民,蔡建國.白杜衛矛硬枝扦插前期生根試驗[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4,21(3):353-356.
[10] 張淑梅,王興國,蔡龍錫,等.多效唑對翠菊矮化的效應[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01,23(4):292-294.
[11] 張志良,瞿偉菁,李小方.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 鄭少華,姜奉華.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4.
[13] 王元軍.植物激素在香椿芽菜生產中作用規律及應用[J].長江蔬菜,2009(3):39-42.
[14] 劉碧桃,官鳳英,范少輝,等.兩種生長延緩劑對綠竹矮化作用的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1,26(4):142-147.
[15] 黃 敏,武紹波,高澤鈞.多效唑對梨枝條生長的抑制效應[J].福建果樹,2008(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