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較了5種大孔樹脂對金絲草(Pogonatherum crinitum)中總黃酮的吸附及解吸性能,采用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吸附-解吸試驗,利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金絲草總黃酮的濃度,研究不同的工藝條件對總黃酮純化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靜態(tài)分離純化工藝的最佳參數(shù)為DA-201大孔樹脂質(zhì)量與吸附液體積的比值1∶10(m/V,g∶mL)、吸附液pH 3.00、恒溫振蕩時間3 h、解吸液為70%的乙醇溶液。動態(tài)分離純化工藝的最佳參數(shù)為采用2 mL/min流速上樣,用3個柱體積的70%乙醇,以2 mL/min流速洗脫可較好地分離純化金絲草總黃酮。
關(guān)鍵詞:金絲草(Pogonatherum crinitum);總黃酮;純化;DA-201大孔樹脂
中圖分類號:TS201.1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0-2393-04
金絲草(Pogonatherum crinitum)又名落蘇、貓尾草、貓毛草等,為禾本科金絲草屬植物金絲草的干燥全草。文獻記載金絲草性寒,無毒,具有清熱、解暑、利尿之功效[1]。金絲草資源十分豐富,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為黃酮類化合物[2,3],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近年來掀起了黃酮類化合物研究、開發(fā)利用的熱潮,促使其在化妝品、醫(yī)藥、食品等工業(yè)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4]。因此將金絲草總黃酮高效、快速地提取分離出來,并通過純化得到一定純度的產(chǎn)品,具有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且目前對金絲草總黃酮的研究甚少,尚未發(fā)現(xiàn)有對其進行純化工藝的研究報道。本研究采用大孔樹脂分離純化金絲草總黃酮,對5種大孔樹脂進行了篩選,并研究金絲草總黃酮的分離純化工藝,為金絲草的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原料與試劑 金絲草購于潮州市南橋市場,洗凈,自然晾干,于60 ℃烘干,研碎過40目篩,備用;所有試劑均為分析純;FL-1、FL-2、FL-3、AB-8大孔樹脂購于天津歐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A-201大孔樹脂購于西安樸天吸附材料有限公司。
1.1.2 儀器與設(shè)備 752S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購于上海棱光技術(shù)有限公司,BT-100B型數(shù)顯恒流泵購于上海瀘西分析儀器廠,ET-Q型氣浴恒溫振蕩器購于常州榮冠實驗分析儀器廠等。
1.2 方法
1.2.1 標(biāo)準(zhǔn)曲線的繪制 參照文獻[5]中的方法,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biāo),蘆丁濃度(C)為橫坐標(biāo),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得蘆丁標(biāo)液濃度(C)與吸光度(A)標(biāo)準(zhǔn)曲線的線性回歸方程式為:A= 9.031 8C-0.004 0,r=0.998 9。
1.2.2 金絲草總黃酮提取液的制備及濃度測定 準(zhǔn)確稱取已烘干粉碎的金絲草樣品5.0 g,加入100 mL石油醚回流除去色素后烘干,并用100 mL 60%的乙醇浸泡過夜,然后用超聲波輔助提取兩次,減壓抽濾得到萃取液并定容至250 mL備用。按照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的方法測定總黃酮濃度。
1.2.3 大孔樹脂的預(yù)處理 將5種大孔樹脂用80%的乙醇浸泡過夜,洗滌至洗滌液無乳白色,再用去離子水洗去乙醇至洗滌液無醇味,備用[6]。
1.2.4 大孔樹脂的篩選 精確稱取經(jīng)預(yù)處理過的5種干樹脂各1.0 g,分別裝入50 mL錐形瓶中,各加入總黃酮濃度為0.780 6 mg/mL的樣品溶液10 mL。由于黃酮類化合物為多羥基酚類,呈弱酸性,因而要達到較好的吸附效果,必須在弱酸性條件下吸附[7],試驗吸附液pH控制在4~6之間。用恒溫振蕩培養(yǎng)箱以120 r/min于25 ℃振搖12 h,使其達到飽和吸附,抽濾,取吸附液1.0 mL于10 mL比色管中,按1.2.1測量方法操作,測定吸附液中總黃酮的剩余濃度(mg/mL)[8],按下式計算樹脂吸附率:吸附率=[(初始濃度-剩余濃度)/初始濃度]×100%。
濾出經(jīng)靜態(tài)飽和吸附后的樹脂,用濾紙吸干表面水分,精密加入95%乙醇10 mL,于恒溫振蕩培養(yǎng)箱以120 r/min在25 ℃振搖12 h,抽濾,取解吸液1.0 mL,按1.2.1測量方法操作,測定解吸液中總黃酮的濃度(mg/mL),按下式計算解吸率:解吸率=[(解吸液濃度×解吸液體積)/[(初始濃度-剩余濃度)×吸附液體積]]×100%。
1.2.5 樹脂靜態(tài)分離純化參數(shù)的優(yōu)化
1)樹脂質(zhì)量與吸附液體積的比值對吸附率的影響。準(zhǔn)確稱取篩選好的樹脂0.50、0.67、1.00和2.00 g,分別加入20.00 mL 0.771 7 mg/mL的金絲草總黃酮提取液(即吸附液),置于氣浴恒溫振蕩器上不斷振搖12 h,并分別測定吸附飽和后提取液的總黃酮濃度,計算吸附率。以樹脂質(zhì)量(g)與吸附液體積(mL)的比值為橫坐標(biāo)、吸附率(%)為縱坐標(biāo),繪制曲線[9]。
2)乙醇體積分?jǐn)?shù)對解吸率的影響。選用40%、50%、60%、70%、80%、95%乙醇溶液為解吸劑對吸附飽和的樹脂進行解吸,測定解吸液中總黃酮濃度,計算解吸率,繪制曲線[9]。
3)pH對吸附率的影響。用酸度計測得金絲草總黃酮提取液的pH約5.2。分別用HCl和5 g/L NaOH調(diào)節(jié)至pH 2.00、3.00、4.00、5.00、6.00、7.00,靜置備用。準(zhǔn)確稱取經(jīng)預(yù)處理的DA-201大孔樹脂1.0 g于50 mL錐形瓶中,分別加入不同pH的金絲草總黃酮提取液各10.0 mL,置于氣浴恒溫振蕩器上,以120 r/min于25 ℃振搖12 h,并分別測定吸附飽和后提取液的總黃酮濃度,計算吸附率。以pH為橫坐標(biāo)、吸附率(%)為縱坐標(biāo),繪制曲線[9]。
4)作用時間對吸附率的影響。準(zhǔn)確稱取處理好的DA-201大孔樹脂2.0 g于50 mL錐形瓶中,加入20.0 mL金絲草總黃酮提取液,置于氣浴恒溫振蕩器上,以120 r/min于25 ℃振搖,在24 h內(nèi)每小時吸取1 mL測定總黃酮濃度,繪制靜態(tài)吸附動力學(xué)特征曲線[6]。
1.2.6 樹脂動態(tài)分離純化參數(shù)的優(yōu)化
1)吸附流速的確定。將濃度為1.203 5 mg/mL的樣品液300 mL通過3根層析柱(一個柱體積為25 mL),分別以1、2和3 mL/min的流速在同一試驗條件下進行動態(tài)吸附考察,收集流分,取各種溶液1.0 mL,分別測定吸光度,計算吸附率,確定吸附流速[6,8]。
2)吸附液體積的確定。將濃度為1.203 5 mg/mL的樣品溶液通過層析柱(一個柱體積為25 mL),按上述所確定的最佳吸附流速進行動態(tài)吸附,分段收集吸附液。每5.0 mL為1份,共收集20份。取各種吸附液1.0 mL,分別測定吸光度,計算吸附率,以吸附率(%)為縱坐標(biāo),吸附液體積(mL)為橫坐標(biāo),繪制吸附曲線[6,8]。
3)洗脫流度的確定。將濃度為1.203 5 mg/mL的樣品溶液50 mL通過3根層析柱(一個柱體積為25 mL),按上述所確定的吸附條件進行吸附。吸附飽和濕法裝柱后用50 mL 70%乙醇分別以1、2和3 mL/min的速度進行洗脫。取各種溶液1.0 mL,分別測定吸光度,計算洗脫液濃度,綜合考慮總黃酮解吸率及工作效率,確定最佳洗脫流速[6,8]。
4)洗脫液體積的確定。將濃度為1.203 5 mg/mL的樣品溶液通過樹脂柱(一個柱體積為25 mL),按上述所確定的吸附條件進行動態(tài)吸附,吸附飽和后水洗,至洗滌液為無色為止,濕法裝柱,分別用不同體積的70%乙醇,按確定的最佳洗脫流速進行洗脫,分段收集洗脫液。每5.0 mL為1份,共收集20份。取各種洗脫液0.5 mL,分別測定吸光度,計算洗脫液濃度,以洗脫液濃度(mg/mL)為縱坐標(biāo),洗脫液體積(mL)為橫坐標(biāo),繪制洗脫曲線[6,8],確定洗脫液體積。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大孔樹脂的篩選結(jié)果
在相同試驗條件下進行靜態(tài)吸附與解吸,其中解吸劑采用95%的乙醇溶液,靜態(tài)吸附與解吸結(jié)果見表1。一般來說,樹脂的極性與被吸附分子的極性相同或相近時吸附效果更好;樹脂有較大比表面積時吸附量更大,因此篩選樹脂時要綜合考慮樹脂的極性、比表面積等因素。多數(shù)黃酮類化合物分子極性不太高,在弱極性或非極性樹脂上會有更好的吸附效果[8]。由表1可知,F(xiàn)L-1吸附總黃酮的能力強,但解吸率比較低;FL-3的總黃酮得率處于中等水平。綜合考慮各樹脂的吸附與解吸性能,DA-201大孔樹脂吸附與解吸效果更好,故本試驗擬定選用DA-201大孔樹脂來分離純化金絲草總黃酮。
2.2 靜態(tài)純化分離參數(shù)的優(yōu)化結(jié)果
2.2.1 樹脂質(zhì)量與吸附液體積的比值對吸附率的影響 對于一定量的吸附質(zhì)而言,吸附劑用量增大,意味著吸附比表面積增大,吸附質(zhì)在吸附劑上的分布較松散,從而吸附劑對吸附質(zhì)的物理作用和化學(xué)作用加強,吸附量增加。但從經(jīng)濟角度講,吸附劑用量過多,會導(dǎo)致成本增加、吸附選擇性差等[9]。由圖1A可知,樹脂質(zhì)量與吸附液體積的比值為1∶10時,即可達到較好的吸附效果。
2.2.2 乙醇體積分?jǐn)?shù)對解吸率的影響 由圖1B可知,解吸率隨乙醇體積分?jǐn)?shù)的增大而增加,尤其是在乙醇體積分?jǐn)?shù)為40%~70%時,解吸率從59.68%增加到98.37%,但乙醇體積分?jǐn)?shù)為70%~95%時,解吸率增幅緩慢。綜合考慮解吸率和生產(chǎn)成本,選擇70%為最佳的乙醇體積分?jǐn)?shù)。
2.2.3 pH對吸附率的影響 由圖1C可知,吸附液的pH對樹脂的吸附有較大的影響,在pH 3.00時,樹脂的吸附率達到最大。總黃酮顯酸性,在酸性條件下呈分子狀態(tài),以氫鍵方式被吸附,因而樹脂吸附率大,但若酸性過強,總黃酮易生成烊鹽,使吸附效果變差[10]。本試驗以pH 3.00的吸附液上柱。
2.2.4 作用時間對吸附率的影響 由圖1D可知,大孔樹脂對金絲草總黃酮的吸附為快速平衡型。在3 h后就幾乎不再吸附,吸附率為76.18%。8 h時吸附率為76.90%,增幅很小;最終24 h時的吸附率為78.48%,與3 h時的相差不大。因此,DA-201大孔樹脂對金絲草總黃酮具有良好的吸附動力學(xué)特性,吸附速度快,符合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需要。
2.3 動態(tài)純化分離參數(shù)的優(yōu)化結(jié)果
吸附流速主要是影響溶質(zhì)在樹脂表面的擴散。如果流速太高,溶質(zhì)分子來不及擴散到樹脂的表面,樹脂不能充分吸附溶質(zhì)。隨著吸附流速的加快,總黃酮的吸附量越來越少。綜合考慮總黃酮吸附率及工作效率,最終確定最佳的吸附流速為2 mL/min(圖2A)。由圖2B可知,當(dāng)上柱的吸附液體積為1/5個柱體積即5 mL時吸附趨于平衡,樹脂不再吸附。洗脫液的洗脫流速過快或者過慢都不好,洗脫流速過快,洗脫液還未來得及吸附總黃酮,就已流出層析柱;因而洗脫流速慢有利于對總黃酮的吸附,但是洗脫流速過慢耗時,在生產(chǎn)上很不經(jīng)濟,特別是大工業(yè)生產(chǎn)時大大增加了生產(chǎn)成本。因此洗脫流速應(yīng)首先保證大部分的總黃酮能基本被洗脫下來,洗脫流速越快越好[11]。由圖2C可知,最佳洗脫流速為2 mL/min。由圖2D可知,當(dāng)洗脫液體積為15 mL時,洗脫液中總黃酮濃度最高,當(dāng)體積為75 mL時,幾乎洗脫完全。考慮到洗脫液用量過多會增加洗脫時間,造成浪費,故確定以3個柱體積為最佳的洗脫液體積。
3 結(jié)論
根據(jù)5種大孔樹脂靜態(tài)吸附和解吸動力學(xué)特性所顯示的樹脂性能,DA-201大孔樹脂的綜合性能較佳,有較高的吸附率和解吸率,適合于金絲草總黃酮的吸附純化。
DA-201大孔樹脂對金絲草總黃酮的靜態(tài)吸附與解吸優(yōu)化條件:吸附液pH 3.00,樹脂質(zhì)量與吸附液體積的比值為1∶10,洗脫液乙醇的體積分?jǐn)?shù)為70%,恒溫振蕩時間3 h。
DA-201大孔樹脂動態(tài)純化分離金絲草總黃酮的工藝參數(shù)為:吸附液為1.203 5 mg/mL,吸附流速為2 mL/min,當(dāng)吸附液體積為1/5個柱體積時吸附趨于平衡,樹脂不再吸附。洗脫劑用量為3個柱體積,洗脫速度為2 mL/min,應(yīng)用DA-201大孔樹脂純化總黃酮得到了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泰康,丁志遵,趙守訓(xùn),等. 現(xiàn)代本草綱目[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1.
[2] 陳國偉,李 鑫,史志龍,等.金絲草脂溶性化學(xué)成分研究[J].承德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10,27(2):216-217.
[3] ZHU D,YANG J,LAI M X,et al. A new C-glycosylflavone from Pogonatherum crinitum[J].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0,8(6):411-413.
[4] 李巧玲.黃酮類化合物提取分離工藝的研究進展[J].山西食品工業(yè),2003(4):6-7.
[5] 李鳳林,李青旺,高大威,等.超聲波法提取甘薯葉總黃酮的工藝研究[J].江蘇調(diào)味副食品,2008,25(3):13-18.
[6] 王 薇,余陳歡,劉晶晶,等.大孔樹脂吸附純化白蘇總黃酮的工藝研究[J].食品科技,2009,34(1):152-155.
[7] 張素華,王正云.大孔樹脂純化蘆筍黃酮工藝的研究[J].食品科學(xué),2006,27(2):182-186.
[8] 閆克玉,高遠翔.大孔吸附樹脂法純化槐米總黃酮的研究[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09,25(6):596-599.
[9] 蔡碧瓊,吳瓊潔,陳新香. 大孔吸附樹脂分離純化稻殼總黃酮的研究[J]. 河南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9,30(3):20-24.
[10] 何春霞,蘇力坦·阿巴白克力.AB-8大孔樹脂純化歐洲鱗毛蕨總黃酮的研究[J].生物技術(shù),2007,17(2):57-59.
[11] 閆克玉,于 靜.大孔吸附樹脂法純化杭白菊總黃酮[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08,24(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