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談了建設良好班集體的“五個一”。
關鍵詞:班集體;班主任;“五個一”
建立良好的班集體,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也是培養學生、造就適應現代化社會人才的客觀要求。通過多年的班主任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建立良好的班集體,應該做到以下五點。
一、奉獻“一片愛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最可寶貴的品質之一,就是對孩子深沉的愛,兼有父親的親昵,溫存和睿智的嚴厲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那種愛。”
衡量班主任對事業的態度,集中反映在他所服務的對象——學生身上。因此,關心愛護學生是班主任應有的職責,也是社會主義新型師生關系的具體體現。
教師對學生關心熱愛,必定能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任,使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和對一些事物的看法和態度,及時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師生之間逐漸產生一種親切感、信任感。只有具備這種感情基礎,學生才會“買賬”,班級各項工作才會得以順利地開展。
二、樹立“一個目標”
生活實踐告訴我們,再沒有比目標更能激發人、鼓舞人、催人奮進的了,因為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高級心理需要。在這種需要的推動下,總是尋求到自己的潛能和優勢。而一個班集體同其它所有群體一樣,如果缺少一個明確的目標,就如同人缺少脊柱一樣不能站立起來,也沒有明確的行為方向。班級只有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才能使人產生自強的動力,并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使行為更自覺、更主動。如果目標不明確,就不會有強烈的凝聚力。
除此之外,目標要切實可行。目標不切合實際,反而會挫傷人的積極性。既要有近期目標,又要有長遠目標。長遠目標對人會更有誘惑力、感召力,近期目標則可容易見到效果,逐漸強化行為動機,使長期目標的難度相對降低。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的制定要注意連續性、一致性。另外,既要有總體目標,又要有部分目標,還要有個人目標。只有三者有機結合,協調相稱,才能更好地發揮目標的功能。
三、建立“一套制度”
一個班主任教師,當接了新班級后,首先應著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比如獎懲制度,學習制度,請假制度,考勤制度,言行記錄制度,班委會、團組織、科代表崗位責任制度,小組長、優秀生、優秀團員、優秀干部、文明生評比條件等。使學生有制可依,有章可循,職責分明。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軟教育,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是硬性教育,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制定規章制度要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執行規章制度要堅持思想政治教育。
規章制度是死的,沒有活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沒有生命力。實踐證明,在執行規章制度的過程中,簡單地搞管、卡、壓,往往效果適得其反,應該把執行規章制度的過程變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通過對學生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教育,懲前毖后,獎勤罰懶,長善救失,以達到對全員、全程的思想教育,使規章制度產生廣泛的正效應,防止某些逆反心理,避免失誤產生負效應。這樣就可以推動班級工作沿著思想工作有規章約束力、規章制度有思想動力的良性循環方向發展,保證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四、培養“一批骨干”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形成與集體中骨干分子的作用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骨干分子能夠團結大家共同奮進。作風生硬、和大家搞不好關系的骨干,會影響集體的團結友愛。因此,教師必須始終抓緊對他的教育工作,培養他們具有熱愛同學、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的習慣。自己錯了,有堅決承認錯誤、認真改正錯誤的勇氣,能夠傾聽大家的意見,善于把大家的意見集中起來,通過討論做出決定。當然,作為老師應經常觀察、提醒他們,布置任務后注意幫助他們克服困難。一項工作完成后,要幫助人們總結經驗教訓,對完成好的骨干要及時、恰如其分地予以表揚。總之,要想方設法使他們成為班級出色的工作者。通過教師和骨干分子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良好的班集體較快地形成并得到鞏固和發展。
五、樹立“一個榜樣”
榜樣力量是無窮的。要形成優秀班集體,班主任要善于樹立榜樣,以點帶面,推動全班。轉變后進生是班主任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之一,后進生轉化得如何,直接影響優秀班集體的形成。
實踐證明:做到“五個一”,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 山東省萊西市夏格莊中學)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