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國內近十年探討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研究文獻作一歷史性回顧,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等,并對此進行分析和評論。它不僅使我們從中了解到國內對該課題研究的現實狀況,同時也可為后續研究提供了建議。
關鍵詞:教師專業發展;專業發展需求;趨勢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急切需要更新專業知識與技巧的學習機會,也就是獲得專業發展的機會。教師專業發展必須把了解并滿足教師發展需求置于首位。本文擬對2000年~2012年間我國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研究進行一次文獻回顧,分析國內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研究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一、文獻截取
本文以“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專業發展需求”“發展需求”為關鍵詞,在中國期網“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搜索到2000~2012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獻32篇。
二、數據分析
本研究比較了教師專業發展需求文章逐年登載的數量情況(見38頁附表),并最后將這些文章按研究方法分為三大類,按研究內容分為兩大類。
三、結果
1.研究方法
將研究方法分為量化研究、質化研究和非材料研究對文獻進行統計,根據在混合式研究設計中占據主導地位的研究方法而定。按上述標準對檢索到的文獻逐一界定(見38頁附表)。
從表1可知前5年(2000年~2004年)國內對于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并不重視,共發表相關論文4篇。此時國內也正處于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起步階段。2005年,我國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學術會議召開,國內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呈平穩上升趨勢。研究者、教育培訓機構都重視對教師發展需求的調研,2005~2012年有28篇相關論文發表,占期刊論文總數的87.5%。
共有非材料性研究文章11篇,占總數34.4%;實證性研究21篇,占65.6%。此課題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量化方法的實證研究明顯多于質化研究。
2.研究內容
(1)需求定義
文獻顯示,迄今為止在外語界“需求”仍是一個傘形術語,確切的含義尚未被界定。學者孫芳明認為具體到教師這一社會角色,教師需要有現實需要和潛在需要。任學印等人從教學和心理兩個維度對初任教師的需求進行了探析。郝彩虹所探討的教師發展需求就是指教師在實現知識與技能獲得、情感發展這些積極變化過程中對自己應該在哪里、實際在哪里、想要到哪里的一個反思和展望。
(2)專業發展需求內容
教師發展需求是我國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早期研究主題之一。不少學者做過這方面的研究,有涉及面大的問卷調查,如,對大學英語教師的外語教育觀念、知識、能力和科研、進修狀況的調查,對高校英語教師發展需求的調查,有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進行調查并了解教師在專業學科知識、教育、心理類及普通基礎課程的需求,有對跨專業的在讀博士的大學英語教師發展需求的個案調查。學者們普遍認為教師具有以下幾點專業發展需求:充實學科教學知識、提高語言學習理論水平;提高英語語言能力;具備英語教學能力技術能力;加強專業英語教學研究等方面的需求。
四、思考
1.研究對象有待拓寬
國內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調查研究的主要對象集中在高校英語教師,對中小學、職業院校教師的需求調查研究少之又少。今后的研究要不斷拓寬研究對象的選擇,考慮對中小學教師、職業院校教師開展調查和研究。
2.數據收集手段還很單一
目前,就量化研究而言,大多采用問卷的形式來收集數據對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調查,部分采用定性方法收集數據,如,郝彩虹、陳淑娟等的研究。近幾年還出現部分量化研究結合訪談或課堂觀察、日志分析等質化研究方法來收集數據,如,周燕的“外語教師認知方式及需求研究”,但此類研究為數不多。質化研究在所檢索的結果中所占比例很小,主要采用訪談的方法。由于研究對象是教師,復雜的人類,研究者在設計研究方案時更要認真思考,建議采用量化與質化相結合的方法,以彌補單一研究方法造成的缺失。
3.研究方法不夠科學嚴謹
首先,研究描述有所偏失。部分研究雖提及研究樣本、研究方法,卻未匯報數據。有些研究盡管提供了問卷調查結果,但并未提供問卷設計的方法及維度,問卷效度與信度無法得知。其次,由于調查時間與規模有限,部分研究參與的調查對象人數較少,得出的結論不具有普遍性。最后,一些調查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撐,所設計的調查問卷以及其調查結果缺乏與理論或前人研究的聯系,難以令人信服。
依上所述,我們對教師專業發展需求了解得太少。可以預見,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研究將呈現如下趨勢:(1)研究對象的選擇范圍將更加擴大,不僅是高校教師,還將包括中小學教師及職業院校教師,從事各學科教學的一線教師;(2)研究方法將更為科學、規范,質化研究、質化與量化相結合的研究將更多地應用于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調查研究;(3)研究工具的設計更加科學合理,既有強大的理論作支撐,又具有高信度和效度,使得調查研究結果服務于教師專業發展項目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