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必定要以生為本,以學為本,課堂教學所有的一切都是為學生服務的。教育的改革在課堂,讓我們在課堂拼搏中創造有效的教學,有效的課堂是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實質。
關鍵詞:挖掘;理解;把握;轉變
課堂教學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必須使學生有所收獲,學生學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學。在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收獲了提高課堂效率的四點啟示,給我指明了工作方向。在此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深入挖掘教材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前提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深深懂得:在語文教學天地里蘊藏著豐富的課程資源,而深入挖掘教材資源,解讀文本是最基本的途徑。因此,我們深刻理解和使用好手中的重要課程資源——教材。
我執教《生命 生命》一文,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理解“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等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課前,我認真研讀探究教材,確定本課教學目標,把握課文內容,著手查資料,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在教學第三個事例時,先介紹作者背景資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起到深入理解課文的作用,使學生明白生命的意義,也對杏林子的經歷充滿了敬畏。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用心讀書的良好習慣,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獲得了思想的啟迪,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二、理解課程標準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古文教學是這樣說的:“借助課下注釋疏通文義,熟讀成誦,以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最后完成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標。”理解課標是我們進行課堂教學的理論依據和重要基礎。我們有些古文教學課堂,師生都是捧著書店里買來的一些教輔用書,毫不動腦,直接念書上的直譯或者翻譯,失去了古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感,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終極目標。我引領學生學習古詩詞,首先要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培育語感,并利用課下注釋激發學生說說詩句大概意思的興趣,在理解語意、訓練語感的基礎上背誦古詩文就會水到渠成。
三、把握學科規律和特點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
語文是一門以學習語言、規范語言的基礎學科。語文課程,首先,要讓學生自主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其次,在老師的引導下再細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語言。最后,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在老師的輔導下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語文課的主體教學就是讀,在自由讀的過程中,使學生明白課文的結構、主要內容;有感情讀,分角色讀,能使學生體會文章的感情色彩;精讀、抓住重點句子反復讀,能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對整篇課文反復地讀,能使學生讀懂課文,明白其中的道理。
四、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
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解決了課堂教學的軸心問題,就是解決了圍著誰轉的問題。課堂圍著誰轉呢?圍著學生轉。徹底改變教師步步設套,最后把學生套進去,形成課堂步步為營的教學模式。如今課堂教學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價值,建立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課堂,只有樂學才能使學生勤學、苦學。現在有個別學生厭學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沒讓他認識到知識的價值,也沒圍繞學生的需要去轉。所以,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
總之,教育的改革在課堂,讓我們在課堂拼搏中創造有效的教學,有效的課堂是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實質。
參考文獻:
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1.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愛國第
一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