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給數學教學注入旺盛的活力,實物投影儀作為多媒體輔助教學中的一種工具,以其靈活性、實用性的優點成為教師教學的好幫手。用實物投影可以展示學生作業,提供資源共享,鍛煉學生的講解、操作等能力,展示學生作業中的錯誤,便于觀察、比較,引導學生自我改錯,從而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關鍵詞:實物投影;課堂教學;資源共享;提高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平臺,讓學生自愿走進數學學習,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借助實物投影儀,教師可以直接把各種練習題、圖片、學生作品等投影出來,供學生觀看,從而節省時間,加大課堂容量,實現資源共享,可以在展示臺上直接分析錯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利用實物投影儀,指導學生自我改錯
多媒體進入了課堂教學,利用實物投影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直觀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幾何圖形在它的演示下有聲有色地動起來,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容量,為學生的學習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本應在課下完成的作業在課堂上就可以解決了,從而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作為教師,當發現學生理解上有偏差時,教師應該及時抓住學生認識上的誤區,因勢利導,使他們在啟發引導下獲得正確的答案。
教學“圖形的平移”時,新知學習后再鞏固練習,讓學生畫出平移后的圖形:將平行四邊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4格。
學生做題時,我巡視發現有部分學生出現相同的錯誤,于是利用投影儀把錯誤的畫法和正確的畫法展示在一起,讓學生自己觀察,比較哪一種畫法對,分析畫錯的原因。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對應點畫錯了,數的5格不是對應點之間的5格。接著我讓做對作業的同學上來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思考的,再讓做錯作業的同學上來改正,其他像他這樣做錯的同學也會一起改正過來,這樣一來就強調數格子時一定要數對應點之間的格子數。通過對比、分析以后,學生明白了,出現的錯誤就少了,免得課后一個一個地跟學生講。可見實物投影儀的作用真不小。
再如,在計算教學時,將學生出錯較多的練習在視頻展臺上展示出來,全班同學都與錯題來個面對面,共同參與,解決問題。讓掌握好的同學在投影上糾正錯誤,無疑給他們增強了做題的信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認真檢查的習慣。對于掌握得還不到位的同學,可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可以從掌握得好的同學那里得到啟發,自我修正,記憶尤為深刻。
二、利用實物投影儀,搭建資源共享平臺
在數學教學時可以利用實物投影將收集到的學生的第一手信息真實全面地展示出來。實物投影相對課件來說操作簡單,實用性更強,教師或學生都可以進行操作。例如,從作業中挑出幾本好的拿在班上展覽,以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學習;學生有了好的思考方法,教師就可直接放在展臺上投影出來,讓學生清清楚楚地觀察、交流,進行思維的碰撞,教育效果十分明顯。
教學片段: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提出:■+■=?
猜想:同學們先猜想一下,結果會是多少?
驗證:可以畫圖、折紙等想辦法求出■+■的結果。
展臺展示交流:(1)折紙涂色(學生在展臺上用一個長方形紙對折,表示出二分之一,再次對折,表示出四分之一,指出二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二,所以■+■=■)。
(2)畫線段圖表示,通過分一分的方法得出結果。
(3)通分計算:■+■=■+■=■。
觀察思考:計算■+■時,我們要先做什么?小組內互相說說。(通分)通分的目的是什么?(轉化成同分母分數)指出:在計算■+■時,要先把■和■通分,把它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再按什么方法計算?(同分母分數計算)
各種思考方法在展臺上充分地展示出來,學生就容易理解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為什么要先通分,實現了資源共享,節省了時間,增大了課堂容量,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合作思考,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利用實物投影儀,鍛煉學生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表現自我的欲望。教室里安裝了多媒體,人人都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在大屏幕上展現,實物投影就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學完《奇妙的圖形密鋪》后教師提出要求:你是不是也想來設計一個密鋪圖形呢?下面我們來當一當小小設計師,試一試,用兩種不同的圖形進行密鋪。在方格紙上畫出你設計的圖案,并用水彩筆涂上顏色。
學生設計好作品后在展臺上展示他們的作品,并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創作意圖。學生在展臺上能夠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想法非常高興,既展示了自己的創作,又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同時其他學生也會從別人那里獲得方法或靈感,進一步理解所學的知識。
總之,實物展示臺作為一種現代教學工具,與多媒體課件互相配合使用,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大大增加,使數學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江蘇省金壇市城西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