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模擬情境主要指的是結合作文教學的內容、目標以及學生的性格特點,利用現實中的作文資源,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采用一定的方法,創設一定的自然、生活或者是社會環境,對學生進行作文教育。首先分析了模擬情境,然后分析了在小學作文指導教學中“模擬情境”創設的策略應用。
關鍵詞:模擬情境;作文指導;作文資源
在小學作文指導教學中,學生處于主體性的地位,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意見,張揚自己的個性,開發自己的潛能。通過筆者的教學經驗分析,通過創設“模擬情境”,能夠提高作文指導教學的效果,可以成為作文指導教學的方法。
一、“模擬情境”概述
小學作文教學在采用“模擬情境”的教學方法時,現場感較強,能夠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轉化學習的模式,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受到同學和教師的歡迎。
1.“模擬情境”的概念
“模擬情境”可以當成一種教學的方法,主要是用于寫作實踐活動?!澳M情境”教學法主要是把相互聯系的應用文形式置于某一個教學單元中,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情境,能夠對文本知識加強理解,把握文體的寫作規律,掌握寫作的技巧。“模擬情境”的具體含義是結合作文的目標、內容,根據學生的特點,利用生活中的資源,分析事物的主要特征,采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聯想,積累寫作的素材,獲得情感體驗。
2.“模擬情境”的特點
(1)現場感
對于“模擬情境”而言,現場感是最主要的特征,也就是現場演示環境,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以筆者的經驗為例,在作文課之前,筆者創設了現場演示的環境:首先,筆者身穿西服,表情嚴肅地進入教室;其次,非常急切地尋找東西,摸口袋,翻抽屜……再次,對著鋼筆自言自語“瞧我這忘性……”;最后,開始點名。學生對教師的表演充滿好奇,以此為素材,學生直接動筆描寫,學生可以寫《奇怪的老師》《老師的表演》等。對細節的描述,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在觀察中會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
(2)情趣性
情趣性主要指的是所模擬的情境具有創造性、生成性以及趣味性的特點,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能夠積極地參與,激發他們寫作的熱情。小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喜歡探究事物。對小學生而言,角色扮演以及游戲活動是比較受歡迎的形式。
例如,筆者自己設計作文題目,以《停水一天》為例,學生分別扮演家庭成員,表演停水的心理,爸爸是水利工作人員,媽媽是家庭主婦,我是小學生,每個學生需要仔細地揣摩自己的角色,爸爸會首先提出疑問“哪部分水管出問題了?”媽媽則會抱怨“沒有水怎么做飯呢?”我則是為不能玩水槍的事情而發愁。作為觀眾的學生,則會想象自己家庭的情形。
在上述的教學案例中,教師創設的模擬情境具有情趣性,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產生現場感,從實際生活出發,產生創作的靈感,并迅速地寫出文章。
(3)體驗性
體驗性主要指的是在模擬情境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實踐的引導,使學生能夠積極地體驗,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表達的興趣,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
以人教版小學教材六年級上為例,口語交際習作一是描寫音響世界的,筆者讓一名學生進行現場的模擬,學生坐在座位上,右手拿著筆,不停用筆尖敲擊桌面,學生以此聲音為話題,現場寫作。在寫作之前,教師提醒學生,細心地觀察,并適當地進行想象,把觀察到的、想到的都用筆記錄下來,學生由于是親身實踐,對整個過程較為熟悉,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心有所想,言之有理。
二、在小學作文指導教學中“模擬情境”創設的策略
1.借助游戲
學生具有愛玩的天性,教師應當仔細地揣摩學生的這種心理,把學生的這種心理與課堂作文教學結合在一起。在小學作文指導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留出游戲的時間,讓兒童的生活中充滿游戲。
以六年級口語交際習作一《難忘的第一次》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作文的范疇,難忘的第一次是盡情地做游戲,如,躲貓貓游戲。多數學生玩過這一類的游戲,經歷游戲的全過程,能夠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并且感受到作文寫作的趣味。這種興趣,可以使學生的大腦迅速地轉動,發揮寫作的潛能,與此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游戲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寫作的材料,營造輕松的氣氛,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降低學生對作文所產生的恐懼心理。
2.正反對比
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可以舉出相反的案例,學生自身通過對比,能夠領悟到一定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獲得的知識由自己體悟而來,理解較為容易,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
以小學語文六年級習作四《珍惜資源》為例,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教師結合生活的實際情況,分析珍惜資源與浪費資源的情形,讓學生對此注意展開討論,學生就會領悟到珍惜資源的重要性,并學會如何珍惜資源。學生在寫作中所運用的知識來自于學生自己的領悟,印象深刻。
3.創設想象
兒童想象力較為豐富,兒童的年齡越小,想象就越大膽,想象的內容非常豐富。在作文教學中,需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使學生能夠充分地發揮想象力,學生的心中充滿想象的內容,在寫作的過程中,就能夠釋放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以六年級上習作八《身邊的藝術》為例,學生可以介紹自己熟悉的一幅畫,結合自己的想象,講述畫中的故事。當母親節或者是父親節來臨的時候,學生會送禮物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畫一幅畫,講述畫中的內容。學生A畫的是護手霜,學生A講到媽媽每天做家務非常辛苦,年輕的時候手光滑白凈,現在變得粗糙了,所以我要畫這幅畫,讓媽媽的手變回原來的樣子。
在小學作文指導教學中,教師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模擬情境”創設的策略,為學生創造具體的環境,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能夠積極地發揮想象力,提高作文寫作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盧薈.模擬情境:作文教學的智慧引領[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2(6).
[2]李薇薇.為孩子提供寫作的“實習場”:非指導性作文教學“模擬情境”的有效策略探究[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2009(9).
[3]方長明.生活化:課堂實踐的探索[J].新課程,2009(5).
(作者單位 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浮宮鎮浮宮中心海山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