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聾校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是培養聽力障礙學生語言文字最基礎的聽說讀寫能力。“寫”在聾生語文教學中是一個非常困難而又重要的環節。針對聾校中年級學生在看圖寫段中存在的問題談了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聾生;看圖寫段;教學策略
聾校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是培養聽力障礙學生語言文字最基礎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寫內容完整、意思連貫、結構相對獨立的一段話來表達所見所聞所做所感。“寫”成為聾校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困難而又重要的環節。通過平時的摸索和實踐,我積累了一些方法,下面將針對中年段聾生在看圖寫段中存在的問題談談相應的教學策略。
一、存在的問題
1.觀察能力較弱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往往不能按照順序觀察,觀察不細心,也抓不住重點,因而導致在寫段時脈絡不清晰,重點不突出。
2.缺乏想象能力
學生在觀察畫面時,缺乏合理的想象,不能領會畫面以外的人物精神品質和思想感情,寫出來的內容單一乏味。
3.詞匯貧乏,言之無物
詞匯量的貧乏,使聾生難以表達看到的畫面。
4.缺乏寫作興趣
聾生一寫作文,就叫苦連天,絞盡腦汁也無濟于事,久而久之缺乏寫作興趣。
二、實施策略
1.引導觀察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觀察是智力的門戶。魯迅先生曾說過:“如要創作,第一是觀察。”奧妙無窮的大自然,色彩斑斕的社會為學生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鮮活素材,在平時生活中要多引導聾生觀察,培養他們觀察的興趣和習慣,要教給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1)觀察要調動多種感官。觀察是多種感官參與的復雜的活動,我們睜開眼睛,就會看到許許多多的事物。但是觀察不能單靠眼睛看,雖然我們聽不到,但還可以用鼻子聞、用手摸、用腦想等手段去觀察,這樣感知的事物才是全面的、立體的、多方位的。(2)學會觀察的順序。觀察的順序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按照事物的空間順序觀察。首先,可以讓學生觀察一個物體。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一件最喜歡的東西帶到課堂上引導他們觀察。可以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由外到內或由內到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等。其次,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圖畫。教師讓學生帶幅喜歡的畫或書上的圖,引導學生觀察。對單幅圖,可采用先從整體上觀察,初步了解圖的內容,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最后再回到整體上來;對多幅圖,先觀察完整的四幅,研究各幅圖之間的關系,然后再從整體上準確、完整地理解這幾幅圖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再到單幅圖,看懂每一幅圖的內容,最后再回到完整的四幅圖。即整體—部分—整體,使學生逐漸學會觀察的方法。第二種是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例如,你觀察雷雨,可以分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三個時間段來逐步觀察。(3)注意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分析和思考。弄清這幅畫中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讓學生從“質”的探索中抓住事物的重點、特點進行細致、深入的觀察,從而去深刻認識客觀事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啟發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在學生掌握了正確觀察事物的方法之后,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能夠從觀察到的事物出發,按照事物的內在聯系,對事物展開合情合理的想象。教師可采取讓學生自己在圖上添畫,學生的興致非常高,然后把畫的內容說出來,發現問題后及時糾正。也可以圍繞中心,提出一系列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展開想象逐一回答,再寫成一段話。
3.注重積累
堅持寫日記,記錄所見、所聞、所感;拓展閱讀內容,準備摘抄本,摘抄精美詞句,切忌不要貪多,關鍵在于理解,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豐富語言。
4.激發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對寫段是積極面對還是消極應付,往往會直接影響寫作的質量和效果,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激發他們練寫的熱情,使用各種方法來培養他們寫作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剛開始寫段時對學生的要求不要太高,只要他們有一點點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當學生創新的火花閃現時,要及時捕獲和保護,從而讓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是喚起學生寫作興趣的關鍵。
總之,對中年級聾生進行作文起步訓練,只要從聾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出發,堅持多種形式與豐富內容相結合,找準突破口,重點觀察,激發聾生的寫作興趣,多加練習,必然會提升聾生的書面語表達本領,使他們順利邁上寫作文的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季佩玉,黃昭鳴.聾校語文教學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葉立群,樸永馨.特殊教育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趙月美,王子華.寫作思維學.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4]葉丹.談聾校課堂教學的語言訓練.特殊教育,1997(4).
(作者單位 寧夏特殊教育學校)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