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就中學數學教學中直覺思維能力培養的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學數學;直覺思維能力;知識體系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如果具備了直覺思維能力,那么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具備直覺思維能力的學生便有了自信與動力,使數學學習變成了一個輕松愉悅的過程。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筆者經過長期的積累與探索發現以下一些策略在教學中恰當使用,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一、抓好基礎,形成知識體系與模塊
數學中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基礎知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盡管直覺思維的產生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猜測性,但直覺并不是靠單純的機遇就能產生的,它與主觀想象不同,并不是沒有依據的憑空想象。而是在一個人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對所學知識形成體系與模塊的基礎之上產生的。當一個人在頭腦中形成知識體系與模塊之后,再進行直覺思維的時候,相關的知識會以模塊的形式從記憶中提取出來,然后對這些知識進行綜合的分析與判斷,并得出結論。因此,用直覺思維解決數學問題,需要從宏觀上把握問題的框架結構及內部之間的各種關系。然后再對問題進行整體的快速的思考,這時往往一個念頭閃現就描繪出解決問題的大致思路。從直覺思維的這種特點可以看出,直覺思維是主體在明了題意并抓住題目的條件或結論的特征之后迅速產生的,直接觸及問題的目標或問題的要害,它與人的知識儲備聯系十分緊密,是對問題總體概略的反映,而對思維過程的細節并不十分清晰。無論是對問題信息的感知,還是對經驗知識的提取,通常都是以模塊的形式進行的。因而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首先就要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使學生的知識形成體系與模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具備一定的直覺思維能力的基礎。
二、利用類比聯想,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在數學學習中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但是,在數學學習中如果能使用一些方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如,想象、模擬、猜測等能力)則會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形成一定的幫助。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利用類比聯想的辦法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不失為一種培養學生直覺思維能力行之有效的良策。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讓邏輯思維帶動發散思維。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邏輯思維能力太差,就覺得醞釀階段缺乏對知識素材組織加工的基礎,因而不能形成認識上質的飛躍。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進行類比聯想的訓練,可以使發散思維得到發展,從而為培養學生數學直覺思維能力創造有利條件。
三、建構數形聯系模式,誘發學生的直觀感覺,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覺,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裂分家萬事非。”這說明數離不開形。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如果能夠建構出相應的圖形或模型,往往會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如此,利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來解決問題也是培養學生形成數學思維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會大大降低數學的抽象性,從而直觀易行地解決復雜難懂且抽象的數學問題。美國當代著名學者布魯納非常強調直覺思維的重要性,他認為直覺思維的本質是映象或圖象性的。所以,教師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想象,防止過早語言化。他甚至指出:“在我們向學生揭示演繹和證明這種更傳統和更正式的方法之前,使其對材料的理解可能是頭等重要的。”由此可見,中外科學家都對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有非常深刻的認識。這也說明了在數學學習中建構數形聯系模式,誘發學生的直觀感覺,是培養學生直覺思維能力行之有效的辦法。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通過以上方法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把相對枯燥的抽象思維轉變為直觀簡易的形象思維。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對教師來說教學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單位 甘肅省秦安縣蓮花鎮好地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