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想提高習作教學有效性,方法、策略很多,從指導寫作的方式來說,要減少老師的悉心指導、細心講解,這樣會禁錮學生的思維,約束學生的思路;從評改作文的角度來說,要加強面批,讓學生直面批改過程,知道自己習作的不足之處;從老師的評價方式來看,可以采用延遲性評價,讓學生有爭取進步的機會,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多采用鼓勵性評語,讓學生嘗到成功的體驗,樂于習作;從讀寫結合方面考慮,在閱讀教學中隨機滲透寫作方法,挖掘訓練點,加強小練筆;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要廣泛閱讀,豐富積累,要經常練寫,熟練生巧。
關鍵詞:積累;感悟;言之有物;言之有效
結合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作文、生活閱歷較淺、語言表達能力不佳的事實,筆者認為,要提高三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立足點是開掘“源頭活水”,讓學生有話寫,言之有物;關鍵點是借“生花妙筆”,讓學生會寫話,言之有效。
一、引“源頭活水”,讓學生言之有物
筆者認為,在三年級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把習作教學內容指向生活,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讓學生走進生活,去觀察生活、表達感受,去親歷生活、獲得體驗,積累生活經驗,豐富寫作資源,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生活處處是作文”,生活是作文的本源,離開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頭和生命力,這樣便挖通了習作的“源頭活水”。
1.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自然景物,讓學生有話可說
如,寫第四單元“家鄉或住的地方有名的景物”時,我們帶領學生參觀流經本村的九十九溪,看溪水的清澈、聽溪水的聲音、想溪水的作用;寫第六單元寫“見過的鳥”時,本地方沒有什么鳥,我們引導學生觀察在家過冬的燕子,它們是如何壘窩、怎么哺養幼鳥;引導家長帶領學生去泉州東湖園看孔雀開屏、喂鴿子吃食。學生走進生活,參與生活,就會產生“不吐不快”的欲望,寫作就成為學生生活的自我需要。
2.引領學生走進社會,記錄社會見聞,讓學生有感而發
如,寫第七單元“記一次購物的經歷”時,我們要求家長帶孩子走進農貿市場、超市、商場去購物,體驗生活,感知購物的技巧與注意事項,感悟生活中與人交往的禮節,感嘆人性的美與丑,感恩別人的點滴幫助,感慨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感觸大千世界的無奇不有。學生親身經歷,有體驗有感受,寫作就“下筆如有神”,有個學生的習作還發表在池店教育信息網“學生園地”。
3.引導學生立足家庭,品味家庭情趣,讓學生有情可抒
如,第三單元寫“家里的舊照片的故事”時,老師提前一個月讓學生回家去查找舊照片,與家人共同回憶照片的來歷,然后組織一個主題班會“照片里的故事”,讓大家共同分享各自的照片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樂趣,感受家庭成員的親情。心中有墨水,就能娓娓道來,侃侃而談。把說的故事寫下來,也就成作文了。這樣會幫助學生消除對作文的恐懼心理。
二、借“生花妙筆”,讓學生言之有效
學生有了生活體驗,有話可寫,可并不等于他們就會寫出好文章。其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語文表達能力。小學生形象思維較發達,善于模仿,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緊扣教材這一文本,隨時滲透習作訓練,向課文“借”生花妙筆,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1.啟發學生向課文借“選材”,學會選擇典型材料
教材中很多課文的選材很有特點,引導得法對學生有啟發作用。如,《說聲“對不起”》寫的是校園生活中學生之間發生的小摩擦;《不愿長大的小姑娘》敘述了一個嬌生慣養的小姑娘成長的過程;《一只小鳥》記敘了孩子們用彈弓打中了一只羽翼未豐的小鳥的故事。多么常見的兒童生活,捕捉的又是多么新穎的寫作素材。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習作豐富多彩,有了《說聲“謝謝您”》,表達了對同學的感謝之情;有了《盼望長大的小妹妹》,描述了一個學打扮、盼長大的可愛的小妹妹,有了《捉知了》的“勇敢”經歷,《捉蝌蚪》的后悔故事……
2.引導學生向課文借“構段方式”,學會習作構段謀篇
從三年級開始,應該結合閱讀教學讓學生逐步領悟掌握寫作如何構段謀篇。常見的構段方式有(1)“總—分—總”,如,《小鎮的早晨》五個自然段按“總—分—總”的順序排列,中間三個自然段是“分”,寫出了小鎮“安靜”“熱鬧”“忙碌”的三個特點。《海底世界》也是按這樣的順序來描繪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2)按時間順序寫:如,《金色的草地》按“早上—中午—傍晚—第二天”的時間順序寫出了蒲公英的變化。(3)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在敘事作品中最常見,如,《喜愛音樂的白鯨》《說聲“對不起”》。(4)按觀察順序寫,如,《翠鳥》的外形特點,先寫羽毛顏色鮮艷,再寫體態小巧玲瓏,然后再觀察翠鳥的叫聲、飛行。
三年級習作教學還應該滲透“順敘、倒敘、插斜”等常用的敘事順序;讓學生懂得記事要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結果“要素交代清楚;讓學生明白表現人物品質要通過行動、語言、外貌、心理活動的描寫來體現;讓學生知道寫景、狀物應該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進行描寫。
總之,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深入社會,關注校園生活,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景物、豐富的校園生活映入學生的腦海,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如果學生題材庫存豐富,需要時就能信手拈來,寫作時就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而發,學生作文自然也就言之有物。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隨機滲透習作知識,讓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學會寫話,言之有效。這樣學生習作一定會是妙趣橫生,我們的習作教學也將會收獲滿園春色。
(作者單位 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唐厝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