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化學新課改內容對師范教育和繼續教育的發展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素質、教師的專業發展決定著課改的實施走向與效果。針對現存的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初中化學教師專業知識素質培養策略,有望師范院校教師培養過程中實施。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師;專業知識素質;培養目標
一、轉變教育理念,明確創新型教師的培養目標
存在的教學模式,重效仿輕創造,重求同輕質疑,重灌輸輕思考。長期的應試教育體制理念使中學教育形成機械訓練、反復做題、頻繁考試的學習模式,學生課業負擔和精神負擔沉重,嚴重地阻礙了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所謂創新型教師,應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靈活機智的才能;對科學的熱愛、對事物的探索;針對教育對象、教育內容和教育情境的特點,有的放矢地提出新見解的才能。因此,應明確創新化學教師培養的目標:創造一個平臺,把學生培養成為熱愛教育事業,化學專業基礎扎實,教學技能過硬,身心素質健全,具有獨立持續學習、團隊精神和探究能力的教師。
二、優化整合化學專業知識結構,深刻理解初中化學知識體系,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針對初中化學教師的培養,應精心設計師范院校化學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知識結構體系與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多角度地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應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1.刪減重復內容,精簡專業課時。重點講規律的原理和應用;增加材料、食品和化工等專業課程的選修力度,聘任其他高校優秀科研工作者及企業做化工知識講座,拓展師范生知識面,了解化學基礎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2.相應增加化學實驗課時,增加與生產、生活等實際聯系緊密的測試方法、合成方法。
3.改進授課方法。創建小組形式,自學討論簡單內容,自主設計實驗,真正做到“學生自主,教師指導”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及團隊精神。
4.深刻理解、研究初中化學知識體系。包括初中化學大綱解讀,不同版本對大綱的處理方法;初中化學理論部分和實驗部分對培養學生三維目標(知識、技能與情感價值觀)的作用;初中化學學習的兩大觀點:微觀(物質觀)和宏觀(元素觀);初中化學概念、規律、探究課程的特點及授課方法,培養靈活的教學機智。
三、提高知識技能和教育教學技能
強化化學教師的基本功、基本技能、設計和實施教學過程的能力;用專門語言,按照化學科學的表述規范去進行課堂教學的語言表達能力;指導實驗的能力;教育教學技能要針對專業知識,聯系學生實際,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機智構建優化課堂,促進教學有效實施。課堂教學中,化學教師對實驗現象靈活闡釋,對課堂層次靈活把控,敏感地發現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中的困難。
四、現代信息處理技能
在短時間內搜集和處理大量專業知識信息能力是現代教師必備的素質之一,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紛繁的專業知識需要從各種角度歸類和總結,怎樣能夠使知識和方法化繁為簡是教師應該首要考慮的思維方式。例如,充分應用思維導圖、建構主義等科學地培養學生對知識進行重組、整合、遷移、衍生、嫁接等能力,使學生能學以致用,是教學的最終目的。
五、提升教學科研能力
教學不是機械地重復,只有不斷地教研和反思,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讓學生參與教師的教育科研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創新性學習。內容上則應體現前沿性和實用性,激勵學生思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思維。
總之,高校教學要具有針對性,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中學化學教師的培養應強調化學學科的綜合性,對中學教學的理解,各個環節都要強化訓練。現在大部分中學忽視對實驗的教學,一味地做題、應試,在學生思維最活躍的中學時期機械地學習,扼殺了中學生的創新思維,探究課程的進行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加強化學教師實驗技能及教育長遠性思維的訓練必不可少。“實踐出真知”,學校的理論學習與實際教學仍有一定差距,師范生的教育見習、實習活動近幾年有些學校采取“放羊”形式,使師范生缺乏專業訓練,一定程度上拉長與實際教學的距離。教師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實踐教學和實習活動,開展學科競賽,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發展。
參考文獻:
[1]夏國順.談初中化學教師專業素養的不足[J].化學教與學,2011(04):24-25,76.
[2]解玉嘉.如何培養創新型教師[J].教書育人,2007(11):21-23.
基金項目: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11090045);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項目(JJS2011—203);保定學院專業綜合改革試點(Zy20120503)。
(作者單位 霍莉,萬麗:保定學院生化系 劉錦華:保定學院保定二十六中)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