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教學觀念在更新,知識傳授的方法也在更新。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怎樣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都是值得教師深入探討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不僅要理解和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還必須相應地掌握數學思想與方法。也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探究應用能力、數學創新能力都屬于數學能力。
關鍵詞: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從原有的認知結構出發,通過積極的數學思維活動,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要逐步培養,要通過一定的步驟來培養。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最大限度地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學生一旦具有濃厚的興趣,他們的內在潛能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因此,在課堂設計中,要設計出能激發學生思維火花的點。在學生進入初中的第一堂數學課中,設計一些既有思考價值,又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例如,在計算1+2+3+…+100中,可采用多種方法,從中適時介紹數學家高斯的故事。再如,計算末位數是5的兩個相同自然數的乘積。教師先讓學生計算50以內的數,學生很容易提筆計算,教師可以快速地告訴學生每個題的結果,學生一定會很驚訝,教師可以講授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再試一試,這個時候的學生一定很興奮,他們一定會在討論50到100的相同的題,這些題是否也有相同的規律,教師就讓他們試一試。在這一組練習結束后,學生一定不會就此罷休,一定會追問105×105,115×115…這樣的題能否還能用剛才的規律,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來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能充分地調動起來,這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三角形》一章的復習課中,關于三角形角平分線的夾角的問題,已知一個角的度數,求另兩個角或外角的角平分線的夾角的問題,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較大的幫助。
如圖1所示,是三角形內角平分線的夾角,它的解題思路比較明確,解法也比較簡單。如圖2所示,它是三角形的兩個外角平分線的夾角,它的解法比較多,思路更廣,教學環節上教師應該始終處在“導”的位置。在解決了各種解法后,還可以和圖1合并,這樣的解題效果就更佳。通過這樣的兩個練習,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進而解決圖3。圖3是一個外角平分線與一個內角平分線的夾角,這個題的思考價值更大,可以先通過這樣一組練習來解決,若(1)∠A=90°,求∠BOC;(2)∠A=102°,求∠BOC;(3)∠A=60°,求∠BOC。然后讓學生猜想∠BOC與∠A的數量關系。
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為了解題而解題,通過一題多解和一題多思,既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又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既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內在思維能力,又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究應用能力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
我們要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因為扎實的“雙基”是提高思維能力的基礎。學生的思維品質是需要培養的,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就是“導”。也就是要引導學生思維既要清晰,又要有條理性,更要有嚴密性。例,已知:實數a、b滿足(a2+b2)2-3(a2+b2)-4=0。求a2+b2的值。有的學生往往粗心地求得4和-1,而沒有認真地思考a2+b2的值應該是一個非負數。這道題就是對學生思維嚴密性的最好檢驗。由此可見,良好的思維品質的培養任重而道遠,需要教師不斷地引導,通過多種教學手段,逐步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數學問題,只要我們用心思考,就能解決一些我們熟悉的數量關系的問題。如下面類型的題目:
某公司要利用A、B兩種材料生產甲、乙兩種產品,合計80件,現有A種材料452 kg,B種材料500 kg,生產甲、乙兩種產品的用料情況如下表:
■
設乙產品生產x件,請你解答以下的問題:
1.確定x的值,并寫出符合題意的各種方案。
2.若A種原料100元/kg,B種原料80元/kg,請說明應選擇哪個方案更佳?
由于這個題的綜合性比較強,又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因此從這個題的教學效果看,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單一的,它和其他能力的培養也是密切相關的。我們要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因為好的思維品質對于學生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教師面臨的一項長期任務,我們要改變教育理念,轉變自身角色,更新教學方式,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能力上都能得到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海門市東洲中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