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是物理課的靈魂,在物理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一直都是物理課堂上的主角。物理實驗使抽象的知識通過實驗現象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可以通過實驗現象獲得豐富多彩的科學知識,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也可以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他們嚴謹的、實事求是的世界觀。目前我國農村中學的實驗教學現狀:班額大,實驗設備設施不足、不配套、更新慢,教學人員配備不足等,導致許多實驗都沿用舊的教學方法,實驗效果不理想,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有效的物理實驗教學需要創新和拓展。
關鍵詞:實驗教學;有效教學;改革拓展
物理實驗把深刻的科學知識蘊藏在豐富多彩的實驗現象中,讓學生在枯燥的學習中找到樂趣。初中物理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課外實驗等。在以上幾種實驗中,學生雖然接觸最多的是演示實驗,但是卻對學生實驗最感興趣,因為在學生實驗中,他們可以自己動手做實驗,可以滿足求知愿望。但是,由于受農村中學辦學條件的限制,實驗員配備不足,加上農村中學的學生在閱歷、見識方面落后于城市學生,所以,往往最讓學生失望的也是學生實驗。實驗的改革我認為應該先從學生實驗開始,在有限的條件下,通過實驗的有效教學,滿足學生更多的需求。
一、抓好實驗入門,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我們一開始做學生實驗就強調實驗室規則并制定合理的紀律,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素養和習慣,比如,完成預習、遵守儀器使用規則、愛護實驗器材等。今年我擔任兩個班的物理教學,每個班的學生都超過50人,實驗分組12組,每組4位或5位學生。在實驗室里,好奇的學生大聲交談,使我無法講清實驗步驟,特別是在做電學實驗時,學生非常感興趣,都想自己動手連接電路。但是電流表、電壓表比較陳舊,經常出現接觸不良,沒有示數等現象,我經常被學生追著來問為什么,課堂紀律比較亂,實驗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后來我想到了用多媒體平臺來輔助實驗教學。
在上實驗課前,我先將實驗的目的、原理、要求、步驟、注意事項等信息呈現在屏幕上,讓學生按要求完成,教師來回巡查,解答學生問題。在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讓學生完整觀看實驗操作的視頻演示,而且還把每一個實驗演示按主要步驟分開,讓學生可以通過視頻對比實驗操作步驟,找出自己的實驗問題所在。對于比較難操作的實驗,利用課件就會好辦很多,在實驗前,先給學生看課件,熟悉實驗的操作,特別強調實驗容易出錯的地方,以便學生在實驗錯誤時可以得到及時的糾正。
二、交叉搭配分組人員,讓實驗順利有序完成
農村中學中,由于受實驗條件的限制和分組人員較多,在分組實驗中,一般認真動手做實驗的都是成績好的學生,認真觀察做記錄的是成績中等的學生,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無所事事。這樣,即使完成了一個實驗,也沒有達到人人動手的目的,反而使一部分學生不敢接觸實驗。針對這種情況,我對實驗分組進行了調整,讓學生交叉搭配,所謂交叉搭配是將學習好的學生搭配成績差的學生,并由成績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負責實驗的指導和數據的記錄和處理,成績差的學生先動手做實驗,成績好的在旁邊指導。一開始進展得也不是很順利,成績差的學生放不開,不敢動手做,我就鼓勵他們,跟他們說做錯了沒關系,下次就不會錯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最后再由成績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做一次實驗示范,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了動手的機會,達到人人參與的效果,這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
三、重視小實驗,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重視教材中小實驗的教學,既有利于鞏固知識,提高能力,還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這對全面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把握住對小實驗教學的機會,通過學習體會親自制作和實踐的樂趣,就可激發興趣,認識到物理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從而激起他們學好物理的信心。我將課本中一些有趣的小實驗帶到課堂上,制訂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比如,講到“大氣壓強”這一章,我問學生如果在杯中倒入半杯水,上面用紙蓋住,用手掌壓住紙把杯子翻轉過來,杯中的水會不會灑出來?先讓學生猜,一段時間后才演示,放開手,杯中的水也好,紙也好,都不會掉下來。即使水中放入一些木螺絲之類的小東西也沒有關系。這是為什么?因為有大氣壓。如果學生不信,可以叫學生來做這個實驗,注意實驗的技巧。這樣一種自助式的小實驗,受到了學生的大力歡迎,使得實驗教學有效進行,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也讓他們學習物理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利用課后實驗,讓學生學以致用
學生實驗不僅僅局限于學校的實驗室,畢竟在實驗室里做實驗的機會并不多,時間也不長,對于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建議他們回到家動手做實驗,讓他們利用在家的課余時間,對課堂上的知識進一步了解和掌握,讓在課堂上遺留下來的問題得以解決,課外實驗加強了物理教學與日常生活、生產的聯系。物理中有的概念、原理比較抽象、枯燥,小實驗、小制作起到了聯系物理內容與日常生活的作用,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如,小實驗“紙鍋燒水”,有的學生認為紙容易燃燒,用紙鍋不可能把水燒開。多數學生由于好奇心的驅使對該實驗比較感興趣,回家后都親自動手做實驗。通過實驗,不但證明了用紙鍋能把水燒開,觀察了水沸騰時的現象,而且加深了對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著火點”的認識。同時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維持。
五、拓展實驗教學內涵,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介紹我國科技的重大成果,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如,講到“浮力”這一章,潛水艇是如何實現浮沉的,列舉我國潛艇的發展歷史,核潛艇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又如,講到“神奇的升力”時,列舉神八、神九與天宮一號的成功對接,神十成功發射,國產戰機殲二十的研制試飛,中段防空攔截導彈的成功試射等處處彰顯大國實力。通過將這些內容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可以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同時還要在教學中讓學生明白雖然目前我國在一些領域內趕上甚至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但在許多方面,我國一些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如戰斗機的發動機的研發仍處于較落后階段,從而使學生產生為中華崛起和祖國騰飛而勤奮學習的急迫感和責任感。
就目前我國農村中學教育的現狀,要想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地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不可能的。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只有在長期不斷的實驗、改革、創新和拓展中得到改善,實驗課的教學有效性是我目前研究的主題,現已取得初步的成效,我會繼續堅持探索,為物理教學帶來更廣的實驗空間及更好的實驗效果。
參考文獻:
[1]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課程教學法.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邢耀剛.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芻議.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01).
[3]齊萬方.淺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湖南中學物理:教育前沿,2009.
(作者單位 廣東省清遠清新區浸潭二中)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