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水平是衡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高低的重要尺度。結合當前作文教學的種種弊端,在作文教學中注重對生活的觀察,抒真情寫真意;處理好閱讀與寫作的關系;重視應用文寫作,強調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作文教學;寫作水平;真情;真意
作文教學對學生的素質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所在。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何更好地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一些指導和幫助,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以下是我對作文教學的一點體會。
一、作文要注重抒真情寫真意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學生只有重視生活的積累,在作文寫作中才能有話可說,表達上才可以做到話真、情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強調“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但在現實情況中,為了應付考試,很多學生的作文都是任意編造的。
作文是育人的搖籃,作文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的契機,從觀察感知中體悟生活,捕捉信息,組織材料,結構文章,每個環節都可以讓學生感受真情,陶冶性靈,使學生能用我筆抒我心,更富人文精神和人格魅力。
二、處理好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葉圣陶先生說過:“國文教學自有他獨當其任的任,那就是閱讀與寫作的訓練。”可見閱讀和寫作是多么重要,兩者是相輔相成又相互促進的統一體,閱讀能力的提高必然帶來寫作上的進步。
梁啟超先生也十分強調對學生閱讀的指導:“須選文令學生看”,“不注重逐字逐句之了解,要懂得它的組織”,“不能篇篇講,須一組一組地講”。他較早地提出了比較閱讀的方法,以閱讀為寫作的基礎,以讀帶寫,從而提高寫作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方法。
三、重視應用文寫作,強調作文教學的實用性
梁啟超在《中國教育之前途與教育家之自覺》中說:“學而不能應用于世,無論如何勤學,終是紙的學問,其結果紙仍紙,我仍我,社會仍社會,無一毫益處也。”教會學生作應用文,著眼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作文教學適應培養人才的需要。
事實上,在應試教育思想影響下,作文教學重考試文體輕實用文體,重文學寫作訓練輕應用文寫作訓練的傾向非常突出,作文教學成為應試教育的一種手段。這些弊端嚴重制約了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造成了學生素質的低下。
總之,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新課標的精神,處理好閱讀與寫作的關系,追求真實表達,注重作文教學的實用性。這樣我們的作文教學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作文寫作,學生的作文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330.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50.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第九中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