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歡慶》一課的教學實踐,論述“閱讀討論型自學課堂”的理念精神。
關鍵詞:課內預習;自學課堂;閱讀討論型
“閱讀討論型自學課堂”本學期在我校開始實踐,它的教育理念、教學形式體現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實效性,它變過去學生用“聽”來學,為學生用“讀”來學,充分調動學生思考、討論、質疑的積極性,它緊扣課后習題,通過讀、說、寫、背等有效途徑,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觀摩了幾節課并開始課堂實踐,感覺它的優越性明顯地體現了出來,學生讀得認真了,閱讀習慣好了,善于思考問題并能發現問題,通過質疑討論使課堂效率明顯提高,教學效果好。下面就結合剛剛學完的《歡慶》一課談點感受。
首先我設計了課內預習,根據課后題設計了四個問題:(1)自由讀文劃出生字詞,查字典處理重點字詞。(2)反復讀熟課文,想象文中所描寫的畫面。(3)讀寫課后題。(4)試著復述全詩。接著在檢查完預習情況后讓學生復述、質疑、討論進一步理解課文。最后把重點放到朗讀、背誦上。
《歡慶》這首詩寫的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領略課文所描寫的畫面,就得從朗讀上著手,本詩的朗讀教學重在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朗讀,表現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怎樣才能讓學生有朗讀的興趣,產生朗讀的激情呢?在教學時,除了讓學生看生動的影音資料外,我還設計了讓學生分工合作、排演朗誦的方式吸引學生,請了四位朗讀較好的學生上臺,讓他們明確自己的朗讀任務,盡情地發揮,把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接著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朗誦,在充分交流的過程中再次升華。最后,經過學生的反復誦讀很自然地完成了背誦任務。
通過本課教學,我體會到“閱讀討論型自學課堂”是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一個全新的解讀,在課堂教學上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教師不要主宰課堂,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發揮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課堂教學實實在在,教學效果明顯提高了。
“閱讀討論型自學課堂”對我來說也是剛剛接觸,對其內涵理解得還很淺顯,所以在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如教師還是放不下學生,總想要叮囑重復幾句;學生在自學討論時總怕偏離教師的預設;完成課后題后總想在附加些其他練習等等。這些都是在今后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我想,通過學習和努力一定會讓“閱讀討論型自學課堂”在課堂上大放異彩的!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同興
鎮總校)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