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字使用規范問題目前仍然存在很大問題。2011年發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將加強教學作為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緊抓基礎教育中漢字教學已成共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問題,對學生耐心疏導、嚴格要求、精心指導并督促其認真練習,力求改善初中階段漢字使用不規范情況,真正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漢字使用習慣。
關鍵詞:初中語文;漢字;教學活動
一、初中生漢字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
原因分析
一般來說,經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初中生已經具有了較強的識字、寫字能力。但盡管已然步入初中,很多學生依舊距離《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目標甚遠。通過參加一些初中語文的教學活動與觀察了解,筆者發現,目前初中生在用字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認讀不清,錯字“橫行”
依據學段目標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常常將側重點或置于閱讀能力的培養,或置于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往往有著高于其實際水平的估計,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要求學生自己查字典、詞典解決生字詞問題,但由于缺乏相應的引導、督促,許多學生“秀才只識半邊字”,憑感覺認讀,這樣形成習慣后,關于漢字本身的讀音寫法就模糊了,錯誤的音形在學生腦中根深蒂固,常常伴隨其一生。
2.字跡潦草,難以辨認
初中階段是學生走向成熟的重要轉型階段,許多學生認為,一筆一畫寫字是孩童的做法,而作為初中生的他們應該學寫一種更能彰顯其個性的所謂“潦草字”;加之初中課業相對繁重,過分地求“速”而忽略了寫字的“質”,直接導致其在寫字方面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3.自以為是,知錯不改
代課期間,無論是作業、作文還是日記中,我都要將其中出現的錯別字劃出來要求學生改正,大多數學生沒有照做,學生對作業中出現的錯別字視而不見,我翻閱他們以前的作業記錄,也很少有改錯的跡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具有叛逆心理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語文教師對寫字教學的重視不夠,疏于指導與督促,要求不夠嚴格。
二、加強初中生用字規范的策略
1.教師要足夠重視,以身作則
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首先必須認清楚問題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就問題而展開工作。語文教師應該從思想上深刻認識到,錯別字嚴重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影響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
2.作業布置上力爭合理,嚴格把關
教師應在充分了解了學生的寫字速度、學習態度等多方面內容后,制定出相應的作業要求,力爭使每個學生能夠按時完成作業,并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因為繁重的課業必然導致學生或喪失學習興趣,或交差應付,亂作一氣。
3.廣泛開展思想教育,引導學生從思想上重視
許多學生在對于漢字的規范使用問題上采取的是漫不經心的態度,究其原因,是他們在思想深處便沒有意識到正確使用漢字的意義所在。學生固有的認識需要一個改變的過程,所以教師應不厭其煩地對其進行教育指導。針對學生不善于、不勤于使用工具書的問題,初中語文教師也應給予其進一步的指導,力求讓每一個學生掌握工具書的使用方法與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盡管初中生在用字規范方面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因其生理和心理可塑性均較強,仍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和發展空間。廣大語文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李瑞環同志關于規范用字的一句話意味深長:“教孩子們寫好規范字,促進素質教育,是崇高的事業,功在千秋,要重質量、重普及、重隊伍、重科研、重堅持,要讓孩子們規規矩矩寫字,堂堂正正做人。”
參考文獻:
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作者單位 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