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好的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更是使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條件之一。對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是在當今社會發展下必不可少的一項變革。所要探討的就是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
關鍵詞:教學活動;初中語文;教學理念
當今各個方面都在不斷發展,以前以教師講、學生記筆記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作為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模式,在各個方面都充斥著不斷創新。對待學生與教師的要求在不斷變化,特別是教學理念方面發生著重大的轉變。
一、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可以說一切課改下的改革的落腳點都是圍繞著學生,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即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去學習。學生只有自主學習,才能夠學會學習、懂得學習、會思考的學習,擁有積極濃厚的興趣去學習。閱讀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以閱讀的方式參與到學習之中。會閱讀的學生,并不是著重于哪一個方面去閱讀,而是選擇多樣化的題材去閱讀。學生接觸的不光是教材,還接觸著課外的各種書籍、雜志,這些都是學生可以接觸到的語文課程資源。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會思考,不要盲目地去讀,對待書中的觀點要主動地思考其可信度、原因等,對待自己有疑問的問題要勇于提出質疑,去參與討論。
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圍繞著學生進行,在教學中引導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的經驗,讓學生融入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從而達到深化教學成效的目的。教學活動中還要依據學生的自身學習情況來調整學生的學習活動,一切以學生的適應情況為主,創造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教學中成功的占據主體地位。
二、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是傳播學生知識的總教導師,在教學中起著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教師的行為對學生也有積極的示范性作用,因此在新課改下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身為一個傳播知識的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的知識素養,在教學活動中要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去將自身的專業知識傳播給學生。
新課改下不僅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專業素養,還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注重學生教育的各個方面。學生的德智在教學中特別重要,學生的基本素質的培養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生的品德和智慧能力是學生在今后的社會中獲得生存與尊重的重中之重。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的心理意識,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良好指標,學生的團體意識也非常重要,在學校中與一個班的同學友好的相處也是營造學習氛圍的途徑,更是鍛煉學生人際交往的重要方式。教師不僅要教導學生學習,還要教授學生具備良好的品德、與人交往的能力、識別善惡美丑的能力。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中占有相當重要的指標,這對教學的順利開展具有積極的作用,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使學生能更好地與教師合作并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
三、語文教學理念的改變
隨著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語文教學理念也在發生著改變,這使整個語文教學的側重點都發生著轉變。在語文教學中,教學的觀念側重于使學生熱愛中國優美神奇的文字與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使民族共同語規范化深入每一個學生的心里。教學已經不像以往只呆板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如今教學還格外注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學生的文化品位、創新精神等逐漸放在了一個相對重要的位置,學生的德智方面的要求在不斷加強,逐漸注重學生的精神世界的充實性,對世界善惡的看待??萍荚诎l展,社會的各個方面需求也在增加,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學設備也應該多樣化,傳統的教學課堂已經不能滿足于學生的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如,豐富多彩的圖片、藝術性的音樂、多樣化的電影動畫等穿插在我們的學習中,這樣既使學生印象深刻,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我們的教學更加多元化、生動化。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應該與時俱進,教育模式也應該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不斷完善教育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語文教學的活力,才能提升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郭麗麗.初中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方法探究[J].學苑教育,2010(13).
[2]陳先云.對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5(03).
(作者單位 河南省蘭考縣城關鎮第一初級中學)
編輯 王志慧